奥巴马回忆录:初访北京遭严密监控 称中国情报部门行为如拍喜剧
奥巴马首度揭秘在当选总统后初访北京便遭中国情报部门严密监控,并已预见中国成为挑战美国地位的潜在威胁,透过巩固美国势力以牵制中国,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求取平衡。(本文节录自奥巴马回忆录《应许之地:欧巴马回忆录》(A Promised Land)。)
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
七星期后,空军一号在北京降落,这是我首次正式访问中国。我们按照指示把所有非政府电子设备留在机上,同时抱持一切通讯都被监控的心态来应对。
奥巴马初访中国遭受何等严密的监控?点图看看他和代表团成员的应对方法▼▼▼
以上大约概括了当时美中事务的状况。表面上,我们从上届政府延续下来的关系看似相对稳定,不像与俄罗斯政府有明显的外交裂痕。打从一开始,盖特纳和希拉蕊就多次与中国高层官员会面,并正式成立工作小组来因应各种双边问题。在伦敦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我与胡主席会晤时,谈到了追求“双赢”政策,同时裨益美中两国。但在外交礼仪之下,潜藏著长期酝酿的紧张关系与不信任——不仅攸关贸易或间谍等细部问题,也攸关更为基本的问题:中国再度崛起对国际秩序和美国全球地位有何影响?
美中两国三十多年来得以避免公开冲突,这不仅仅是凭运气而已。一九七○年代中国实施经济改革、果断对西方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就恪遵邓小平的八字箴言:“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以工业化为首要之务,大规模军事建设退居次位,广邀寻找低廉劳力的美国企业把营运部门搬到中国,历届美国政府帮助中国在二○○一年取得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资格,到头来让中国更能大幅进军美国市场。
尽管中国共产党严格控管国内政治,但并未输出其意识形态;中国在做生意上来者不拒,民主国家与独裁国家皆然,宣称不加论断他国国内事务是项美德。中国觉得领土受到威胁时,立场有可能变得强势,亦不满西方批评其人权纪录。但即使是在美国对台军售这类易引爆冲突的问题上,中国官员也尽其可能把争端当成例行公事:透过措辞强烈的信件或取消双边会议来表达不满,但绝不会让事态升级到太严重的田地,以免阻碍满载中国制造的运动鞋、电子产品和汽车零件的货柜进入美国港口和你家附近的沃尔玛超市。
【延伸阅读】奥巴马回忆录揭与温家宝交手 幕僚说美总统手段狠辣似黑帮老大(点击放大阅读)▼▼▼
这种战略上的耐性帮助中国节省资源,避免在海外投资时付出高昂代价。此举也帮助掩盖了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一贯地回避、放宽或违反所有谈妥的国际商务规定。多年来,中国利用国家补贴、货币操纵与贸易倾销,以人为方式压低出口货物价格,削弱美国本土制造业。中国对劳工与环境规章的漠视也达成相同目的。同时,中国采取配额和禁运等非关税壁垒,盗取美国智慧财产权,并不断向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企业施压,要求交出关键技术,以加速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崛起。
书名:《应许之地:欧巴马回忆录》(A Promised Land)
作者:奥巴马(Barack Obama)
译者:陈琇玲,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管硕士,曾任大学讲师、软体中文化暨影片翻译译者、Alcatel Telecom主任稽核师。
【本文获“商业周刊”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