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反映抗体会衰减 内地专家指疫苗仍会有效

撰文: 林瑾 叶琪
出版:更新:

香港一名4月时康复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前往外地旅行返港后接受测试,结果再次对病毒呈阳性反应。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发现,患者最新病毒样本基因与其之前的病毒样本基因存在差异,属于不同的基因组,确认是全球首宗的“二次感染”病例。
无独有偶,荷兰及比利时其后都发现一宗疑似“二次感染”病例,有待进一步检测病毒样本基因确认。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在受访时指,香港的病例带来一点重要判断,就是病毒抗体本身会衰减,并且速度可能比想像中快。不过,另一名内地专家就指,抗体会衰减不代表疫苗没有用。

内地疫苗研发工作进展良好。(新华社)

吴尊友指,并非所有感染传染病后所产生的抗体,都会有终身的保护效果,抗体是会逐渐减少。香港的病例虽然从病毒株基因序列看有所变异,不是由同一个病毒株造成的感染,“但目前看,更有可能是因为人体的免疫保护效果没有那么长,导致的‘二次感染’。”吴尊友又称,事实上学界早就注意到抗体会衰减的现像,对于冠状病毒而言,人体受感染以后产生的抗体,能够达到保护效果的时间大约只有6个月至12个月。

另据内地传媒引述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斌指出,抗体消失并不代表是完全失去保护作用说。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产生体液免疫受细胞免疫,康复后也往往有针对病毒的记忆性T细胞在人体内存活,产生一定的免疫力。香港的病例第二次感染病情第一次轻微,表明其免疫系统提供一度程度的保护,即使不能完全阻止感染。

吴尊友指,香港的病例反映抗体会衰减。(中新社)

另一方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亦称,首先要了解清楚香港的病例在第一次感染后为何没有获得免疫保护,“该病例是免疫缺陷病人?还是他(该病例)上次是轻症感染而机体没有产生免疫应答?或者应答水平低不足以保护?”高福指,如果该病例在第一次感染有获得抗体,可能就会是血液中的抗体不能到达呼吸道而提供保护,“(这里面有)许多科学问题,这是一个个案,解读需谨慎。”

李斌认为接种疫苗仍然会有效。(新华社)

对于疫苗的有效性及有效期,李斌就认为即使疫苗需要更新换代,技术上不难实现,因此不必过度恐慌,而且以现有的了解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变没有流感病毒般。李斌称,现时疫苗研发至少有5种不同的策略,每种策略所用的都是病毒“保守区序列”,“病毒不管怎么突变,总是要进入细胞才能感染,要想感染细胞就要结合ACE2受体,大部分疫苗研发策略都是为了阻止这种结合。”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