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指蒙牛伊利左右国家降低乳品标准 乳制品协会斥造谣要求道歉
内地网络近日流传一篇网文,指蒙牛和伊利两大国产乳制品巨头存在产品品质不达标、左右国家降低检验标准、压榨奶农等严重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随即在7月10日发布消息称,该文章“引发消费者对国产乳品质量和安全的怀疑和恐慌,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该协会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立即删除该文章,取消该微信号,责承作者公开道歉。
近日,题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在内地网络广为流传。
文章说,内地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几十年发展史,对中国产生的坏处绝对大于好处。文章指,这两家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推动更改国家乳业标准。
文章又称,早年蒙牛和伊利在内的内地许多乳制品企业早年因为产品品质不达标,而向牛奶里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如脂肪粉、抗生素、三聚氰胺等等。 2008年,大头娃娃事件东窗事发,三鹿成为众矢之的,但蒙牛和伊利却得以悄然隐退。
文章称,2010年,蒙牛和伊利宣称由于三聚氰胺事件,不能往牛奶添加工业原料,所以无法提高奶源品质和制奶技术,因此又降低了检验标准,这又导致乳制品质量大幅下降,伤害中国消费者利益。
文章最后说,蒙牛和伊利标榜自己是“民族企业”,但“不是什么企业都配称民族企业,更不是什么企业都值得我们自掏腰包去维护”。
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7月10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号发布声明称,7月10日,一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该文造谣企业摆布、左右国家标准的制定,严重损害、玷污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引发消费者对国产乳品质量和安全的怀疑和恐慌,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我们认为该文罔顾事实,刻意杜撰,用心险恶,不仅对蒙牛、伊利造成了不良影响和伤害,对中国乳业也是极大的伤害和抹黑。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称,强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立即删除该文章,取消该微信号,责承作者公开承认错误并向伊利、蒙牛及中国乳制品行业道歉,以消除影响。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消费者、广大媒体擦亮眼睛,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我国乳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