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对印作战老将阴法唐:中国1962年主动后撤的真正原因

撰文: 关岭
出版:更新:

关于中印边界问题以及1962年中印战争是中国军事史热门的讨论话题。中国在击败印军后主动撤退的原因,则一直众说纷纭。
2005年,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就此访问过中印战争历史见证人、1962年战争的前线指挥官之一阴法唐中将,请他介绍中国为何在获得军事胜利后主动停战撤退。他认为,中国方面主动撤退有三大原因:不给印度口实、防备台湾国民政府反攻大陆、不让美苏坐收渔利。

阴法唐长期在西藏工作,是中共“老西藏”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1950年,时任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师副政委的阴法唐随部第一批进军西藏。西藏解放后,阴法唐任中共西藏江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他临危受命,出任西藏军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前进指挥部(藏字419部队)政委。中印战争结束后,调任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改革开放后阴法唐再次进藏,出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62年,中印边境,中国军人在观察阵地。(网络图片)

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期间,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的阴法唐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当时我们的一个连就能打他们作战地图上的一个点。几十年了,印度还在闹事,这不奇怪,只要想好怎么对付他们就行。别看他们嚣张,我们一点都不用怕,算个什么?咱们解放军从来都是不轻易动,要动就来个大的!”

《军事历史》杂志指,1962年中印战争距今已经几十年,中国网民大多不了解中印边境争端的来龙去脉,不了解战争的时代背景,所以无法理解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战略决策,出现了许多偏激言论,甚至不排除有敌对势力借题发挥、兴风作浪之嫌。《军事历史》对阴法唐采访,意在澄清历史事实。可以说,这篇访谈代表了中国军方对中印战争的观点。

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解放军用机枪向敌人开火。(资料图片)

印度独立后,印度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一直想把西藏变成一个中印之间的“缓冲国”。早在解放军进军西藏的昌都战役时,尼赫鲁就指责中国军队“入侵西藏”。1959年,西藏骚乱,达赖喇嘛出走印度,尼赫鲁下令印军实施“前进政策”,随即印度军队开始与中国军队发生流血冲突,这是中印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1962年中国发起进攻,迅速打败印度军队,打到中印传统边界线附近。然而,中国在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后撤。不仅放弃已经收复的藏南地区,撤回到“麦克马洪线”,还要再从“麦克马洪线”后撤20公里,将物资、战俘归还印方。

此后,印军不但轻易返回原来控制的藏南,又趁虚而入,继续向北蚕食推进,建哨所、修工事,反而多占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印战争中,解放军对印军阵地发起冲击。(网络图片)

现在很多中国网民大惑不解,按理说,中国军队本应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为什么要主动停火?主动停火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后撤?为什么主动放弃领土?

其实,这些疑问当时就存在,阴法唐回忆,有些将士当年就说:“‘麦克马洪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我们的,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反击侵略者,既合理又合法,为什么要撤啊!”

阴法唐指,当年开战时,中国军队从喜马拉雅山的山脊向南麓一路追下去,高山寒冷缺氧,越往下气温越高,氧气充足,呼吸顺畅,打了大胜仗,收复被侵占的国土,心情欢快得不得了,后撤时,正好相反,上山的路不好走,越走越冷,氧气稀薄,呼吸又困难了,心情就更沉重了。

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给前方将士做思想工作。何时打、打多久、打到什么程度、是前进还是后撤,完全是毛泽东、中共中央视情况掌握的。阴法唐说:“那时毛主席、党中央的威望非常高,只要给战士说这是毛主席、党中央的决定,大家都会认为是英明正确的,都会坚决执行。”

阴法唐是中共“老西藏”代表性人物之一。(网络图片)

当年中央决定停火后撤,阴法唐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国政府反对用武力解决边界问题,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手段解决。如果不撤军,不仅会给尼赫鲁以口实,还会使与中国存在边界问题的许多国家心存疑虑。

第二,中国的主要战略方向不在西南,而在东南。中国不想与印度陷入一场持久战,而分散和削弱东南方向的力量。印度对中国的根本战略利益不够成主要威胁。

第三,中国不想给美、苏等国际反华势力以可乘之机,正是美、苏的支持和怂恿,尼赫鲁才会在反华的路上越走越远。印军战败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Kennedy),要求美国出兵打中国。中印继续交战,势必给美、苏以坐收渔利的机会。

阴法唐(前右)曾受到毛泽东接见。(网络图片)

阴法唐所说的中国的主要战略方向在东南,是指台湾。中国大陆因大跃进引发大饥荒后,中苏两国交恶,在台湾,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时刻来临,开始准备实施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一方面开始部署军队、动员预备役士兵,另一方面还开始征收新税以准备战争。

对于台湾方面的举动,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粉碎国民党军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解放军第一批7个战备值班师、2个铁道兵师等部12万人于6月初奉命进入福建,同时令12个步兵师作好准备随时进入福建,令空军15个师、30个团作好参战准备。此后台湾方面反攻大陆呼声渐低。中共官方认为,解放军的大规模战备行动,使蒋介石知难而退,被迫放弃进攻大陆的计划。

近年来,有不少声音认为,中国在1962年之所以主动停火后撤,是因为后勤补给困难。对此,阴法唐表示后勤补给困难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前面所说的三条:“作战部队的供应还是好的,加上部队还有从事生产的传统。”

而至于外界怀疑,中国打败印度后主动停火后撤,是因为守不住藏南,也被阴法唐否认:“单从地形上讲,我们守在那里,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更不用说其它因素了。”

获胜的解放军部队撤离前线,当地民众欢送参战将士。前排右一为阴法唐。(网络图片)

作为前线指挥官,阴法唐到过藏南达旺和德让宗一带。印军侵占以前,那里一直处在西藏错那宗的管辖之下。六世达赖喇嘛就出生在那里。达旺、德让宗一带的老百姓有藏族、门巴族等,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与西藏其他地方一样。阴法唐说,战争期间,当地民众对解放军非常热情,他们说:“一看长相,我们就是一国的。”解放军给民众带了些盐巴和茶叶,他们吃了后高兴得不得了,说:“好久没有尝到这些东西了,印度的盐巴和茶叶我们吃不惯。”

阴法唐说,解放军在藏南做群众工作,与内地完全一样。战士帮民众挑水、打扫卫生、编织筐篓、收割庄稼,医疗队免费看病,文艺团体演节目,宣传队放电影。当地民众很快就对解放军产生深厚感情,主动提供情报,带路去清剿溃散在丛林中的印军,主动参与支援前线工作。解放军后撤时,当地民众还自动组织敬酒、献哈达,依依不舍,不少人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