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驻华大使馆发文纪念夺取海参崴遭批 胡锡进:对中国公众不尊重

撰文: 林瑾
出版:更新:

日前,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发文纪念“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并注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文含义是“统治东方”。这一微博引发中国网友反感,认为是对中国公众情感的冒犯。

对此,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7月3日在微博发文称,对于俄罗斯使馆的微博内容表示反对,并认为其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这样写不是对中国公众尊重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与该使馆增进中俄两国民间友好的使命之一不相符合。

胡锡进表示,“不改变领土现状是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基石性原则。领土的旧账可以通过文学和历史记述,但是不能轻易拿到外交中摊开,否则它一定会演变成国家之间的对立乃至仇恨,而人为改变领土现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战争。”

胡锡进坦言,其最大的意愿就是中国的领土维持现状。因为无论是中国缩小还是扩大的过程都将是动荡的,甚至是血雨腥风的。

他称,中国互联网上不时有翻中俄之间领土旧账的言论,它们除了与国人的故土情结有关,也有一部分是故意的。两种情况混杂在一起,形成非常敏感的网上舆论涟漪。同时,他还提醒,中国的崇美公知力量每一次都会在各种煽动仇俄的舆情中扮演活跃角色。他们会拿着放大镜寻找俄罗斯对中国的不友好,极力把中俄之间正常的利益摩擦和不到位的协调解读为战略互疑的表现,以向公众证明俄罗斯“是中国最阴险的对手”。

最后,他强调,中国和俄罗斯的爱国者都应该给两国友好添砖加瓦,而不给那些想破坏两国关系的人创造机会。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7月2日在微博发布一段有关“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的视频勾起中国网友的历史耻辱,因而遭到集体负面评价。

官微写道,“今天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纪念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始于1860年,当时俄罗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军事港口,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统治东方’)。19世纪末,符拉迪沃斯托克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是俄罗斯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

视频发布后,俄罗斯使馆官微评论涌进大量中国网友留言转发,虽然评论已经关闭,但仍留有12条,写道“以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抢夺过去的,竟然还把自己美化成开发者,老毛子,滚”“这是侮辱和挑衅 勿忘国耻”“今天只能忍,但中国人会记着的,一代代记下去”。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网上图片)

历史资料显示,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帝国签署《瑷珲条约》,使得中国失去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

1860年,沙俄帝国声称自己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承认《瑷珲条约》有效性,并将原先中俄共管之地划归后者,其中就包括不冻港海参崴,即俄所称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使得中国永久失去日本海的出海口。

目前,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更新了其他动态,但并未对惹争议的微博内容给予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