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哈佛研究:北京疫情的病毒毒株 可能来自南亚或东南亚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北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月(6月)出现反弹。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本轮疫情的病毒毒株可能源自南亚或东南亚。

多宗病例曾到过丰台区的北京最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新发地市场。(中新社)

《路透社》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上月在北京收集到的三个SARS-CoV-2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全球7643个样本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这三个基因组与2月至5月在欧洲发现病例,以及5月至6月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病例接近。

不过,研究报告也表示,这些基因组也与3月份在中国发现的少数病例相似,表明病毒株可能先出现在中国,然后在3个月后返回中国。“由于同类毒株的最新病例几乎都出现在东南亚或南亚,北京的新病例可能是由东南亚或南亚的传播媒介重新传入的。”

研究于周二(6月30日)发表在预印文章网络平台medRxiv,仍有待同行评审。

北京再现本土疫情。6月13日晚,北京市民在宣武体育场进行核酸采样。(中新社)

北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月初出现反弹。截至7月1日,已有329人确诊。早前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曾表示,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这次的病毒肯定不是在北京突然发生的、原发地发生的,是从外地引进的,其组成结构不像北京三个月前出现病例的毒株,更像欧洲的。但就算这次病毒毒株源于欧洲,也不代表一定来自欧洲国家,有待于进一步收集信息来帮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