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央党校报刊: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
撰文: 彭琤琳
出版:更新: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全球确诊病例突破250万宗。中央党校报刊《学习时报》周三(2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中国防范疫情输入的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强调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文章指出,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跌入负增长,预计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疫情导致海外市场疲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断裂,国内一些企业面临现金流趋紧、市场供求普遍下滑等压力,多数企业预计上半年营收将明显下降。在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冲击下,如何全面成功应对是一场大考。
文章认为,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必须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提高运用底线思维的能力。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在重大危机挑战面前,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要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准备,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
文章建议,一方面,要根据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防范疫情跨境输入的应对措施。目前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增大,本土零星散发病例和疫情局部暴发的风险始终存在,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外防输入上抓紧、内防反弹上做细。
文章续称,另一方面要对世界经济运行的新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加强相关政策调整力度,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作出防范准备,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