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国出口医疗物资质素有问题? 商务部:将严控品质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本土疫情渐见缓和的中国近期开始向其他国家输出医疗物资。惟捷克、西班牙、荷兰、菲律宾等多国,先后指出中国的物资有部分不合格,又或质素参差。
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今日(5日)表示,有关的报道并没有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全貌,实际上原因应该讲是多方面的。
江帆又称,如医疗物资出口中出现质素问题,将认真调查,依法惩处,决不姑息,切实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

由于疫情大爆发,欧洲大规模采购中国口罩。图为3月16日,来自中国的30万个口罩运抵比利时列日机场。(新华社)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今日在京举行。针对中国部分出口医疗物资出现不合格现象的问题,江帆表示,通过多方的调查了解,发现有关的报道并没有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全貌,有些完全归咎于中国产品质素不过关,实际上原因应该讲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产品的质素标准不同,还有使用习惯上存在的差异,甚至在使用者如果操作不当,也能引发些质素的疑问。

江帆指,比如早前中国出口荷兰的一批用于个人防护的非医用口罩被分发给了当地的医院使用。他最新得到的消息是,4月3日晚上,荷兰方面表示中国新到的一批囗罩,质素符合荷兰官方标准,并且已经批准下来。

江帆称,会进一步严格控制医疗物资产品质量,规范岀口秩序。最近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药监局发布了公告,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等5类商品,国内产品必须获得药监部门资质,符合进口国和地区的质素标准要求。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在生产、认证、通关等环节加大监管力度,对假冒伪劣扰乱秩序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打击,依法惩治,绝不姑息。

江帆又指,进口国家和地区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医疗物资进行质素把控,这是一个国际惯例,希望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进口环节进行必要的质素检验,同时在使用中也要严格按照产品适用范围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