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内地科研团队成功创制疫苗 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
据陆媒中国科学杂志社今日(1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功开发出一种非洲猪瘟疫苗,这一株人工缺失七个基因的非洲猪瘟弱毒活疫苗对家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报道指,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被认为是非洲猪瘟疫苗最有希望的研发技术策略,研究人员以内地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分离株Pig/HLJ/2018为骨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通过在猪体内进行的系统的致病力、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试验,遴选出一株具有7个基因缺失的病毒(HLJ/18-7GD)符合弱毒活疫苗安全性标准,可对非洲猪瘟强毒的致死性攻击提供有效免疫保护。
报道又指,国际上已有一些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活疫苗的研究,这些疫苗接种猪后,均产生较高水平程度的病毒血症,体内持续带毒时间长,毒力返强风险高,安全性方面距离产业化应用存在很大差距。与此不同,HLJ/18-7GD即使最大剂量接种猪后,疫苗病毒不能在实质器官复制,不产生病毒血症,仅在部分淋巴结内有限复制,两周左右即被机体彻底清除,无法持续体内连续传代,不存在毒力返强风险。
一头幼猪的原代细胞能制备20万份疫苗
此外,该疫苗对怀孕母猪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怀孕的早期、中期及晚期注射疫苗都不能造成流产现象,免疫后分娩的幼猪健康率与未免疫对照组没有区别。
该研究团队还证明,该疫苗株可在SPF猪(出生时不携带某些特定疾病病原体的猪)原代骨髓细胞高效培养,一头健康幼猪的原代细胞能制备出至少20万头份的疫苗,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该疫苗是目前最具实现产业化应用前景的疫苗,将为内地及有关国家非洲猪瘟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中国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