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湖北防疫抗疫不力 中南海强势介入

撰文: 褚文
出版:更新:

武汉肺炎疫情持续肆虐,截至2月3日24时,境内新增确诊病例3,235例,新增死亡病例64例,累计确诊病例20,438例,累计死亡425例。面对严重疫情,在中南海强势介入后,中共高层将防疫抗疫摆在头等位置。

湖北、武汉省市两级主官处置疫情不力,中南海在介入后,高层便对不断升级的疫情而奔走。率先发声的总理李克强在1月20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武汉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力有效遏制疫情。紧接着,李克强次日赴青海西宁考察,并再就疫情防控作出表态,称时值春运,要求各地完善并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强调医务人员做好防护。

不过,对于李克强的要求,湖北、武汉省市两级主官似乎并未落实到位,因为就在1月23日,武汉进行“封城”。但即便是“封城”,武汉还是有数十万人“逃离”这座城市,进而导致潜在的携带病毒的民众“扩散”至全境,几乎所有非湖北省区市的第一例感染者均来自武汉,或湖北其他省市。

面对不断扩散的疫情,中共七常委罕见地于1月25日,即农历大年初一举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主持会议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决定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李克强出任组长,并向湖北派出指导组。

会议指,面对严重形势,必须加强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政负责人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会议要求,湖北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次日(1月26日),担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克强召开小组首次会议,落实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强调各级党政负责人要“亲自挂帅”,防控工作不得有误,严惩缓报、瞒报、漏报;并要求采取延长春节假期、调整学校开学、支持网上办公等措施。

面对湖北,特别是武汉加剧的疫情,1月27日,习近平委托李克强率队开赴武汉一线,向当地释放信心。李克强在在武汉当地要求强化对医疗物资和民生物资保障,以及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工作,定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然而,武汉肺炎疫情不仅蔓延至全境,甚至也扩散到全球多国,包括日本、韩国、泰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对于这一情况,海外不少声音呼吁将中国设为疫区国。为此1月28日,习近平在北京接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习近平当时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谭德塞则赞扬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展示卓越的领导力”,并称世卫组织将以科学和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反对过度反应和不实之辞。其后的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武汉肺炎疫情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

1月29日,李克强举行第二次小组会议,要求部署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对于物资供应问题,会议决定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并要求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疫情网格化防控;下令严惩囤积居奇、哄擡物价等行为。1月30日,李克强视察中国疾控中心,要求尽快研制出快速简易确诊试剂、疫苗、有效药物。

1月29日,针对湖北、武汉当局施政存在严重问题,习近平下令,要求中共军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2月3日,习近平批准解放军抽组千名医护人员,全面接管新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同期,解放军驻鄂部队接管全城物资运输任务。

2月2日,中国空军8架大型运输机相继从沈阳、兰州、广州和南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向武汉紧急空运795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58吨物资。(中新社)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1月31日,李克强举行第三次小组工作会议,聚焦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再次就物资供应要求“对国家统一调度的,任何地方不得截留”。次日,李克强视察“疫情防控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

2月1日,李克强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通电话,表达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希望欧盟提供“支援”。冯德莱恩表示愿尽己所能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向中国提供帮助。同日,中国副总理孙春兰率领的指导组赴武汉视察,落实高层要求。

尽管中共强力施策获极高的关注度,但这仍未促成疫情“拐点”的到来。为此,2月3日,中共七常委再次举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被指释放强烈信号的会议要求,各地一切行动均要听中央指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放话将严惩落实政策不到位的、不服从领导的、不敢担当的、推诿扯皮的官员。

习近平还在会议上将此次疫情拔高到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的高度,要求“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对于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最后的“其他事项”,外界均认为可能会提到人事,特别是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的人事问题。因为从事后披露的信息看,湖北主官,包括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市长周先旺,等被认为在疫情初期负有防控疫情不力,导致大面积扩散的责任。就在2月3日,蒋超良连夜举行会议,两度表示要“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