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舆论场:疫情及舆情炙烤 红十字会乱象丛生须整顿

撰文: 王新
出版:更新:

不知道谁说的,“潮水汹涌的时候,没一个人是孤岛”。但是武汉肺炎疫情肆虐之下,当地红十字会却以一种打破常规逻辑的魔幻形式,证明自己在这场疫情中的存在。从收取医疗队捐赠服务费,到售卖捐赠蔬菜,从物资分配失衡到涉嫌为特权官员开后门,从人员高薪福利到强迫央视直播中断……中间或有谣言作祟,但是疫情冲击之下,无能和迟钝已经暴露无疑。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梁惠玲,在2017年担任河北省纪委书记时候的照片。(VCG)

疫情和舆情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红十字会总部的官员终于坐不住了。2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部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率领总会工作组赶赴湖北武汉,“指导、督促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官方信息称,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出席行前动员会并讲话。

9年前的2011年,“郭美美炫富事件”让中国红会的声誉和公信力一落千丈。而这次的武汉肺炎疫情之下,再次让红十字会陷入极大舆论漩涡的,则是始于1月26日一则已经被证伪的传闻。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后,赵白鸽被委以重任(党组书记)挽救,她曾表示:“如果两到三年 仍然翻转不了‘黑十字’的印象,我自动请求辞职。”结果最终未能力挽狂澜。(新浪微博)

1月26日,多张聊天截图在内地网络上流传,声称“武汉市红十字会向上海医疗队收取6%-8%捐赠服务费,否则拒收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次日武汉红十字会通过官方微博辟谣,并声明他们只负责接收捐赠物资,具体的发放和分配均武汉市卫健委统一调拨安排。之后武汉市委书记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再次指出所谓收费之说纯属谣言。

但是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红十字会已经难逃中国舆论炙烤。捐赠收手续费被辟谣之后的第三天(即1月30日),一篇题为“山东寿光援助武汉350吨蔬菜,武汉市红十字通过超市低价售卖”的文章在微信和微博上流传。当晚武汉市红十字会再次在官方微博发声辟谣。称从未接收到所谓捐赠的“寿光蔬菜”,更没有参与该批蔬菜的分配、售卖。不幸的是,武汉红十字会发辟谣声明后并未获得读者的转发和分享,反而在微博评论区招致一片骂声和质疑。网友评论称:“你反思一下为什么你的问题这么多? ”要求武汉红十字会公开捐款明细的声音也出现并呼声渐高。

这为武汉红十字会招致舆论实锤怒批瞒下了伏笔。因为后来的信息显示,武汉红十字会总编制人数只有13人。无论是实际人数还是实际调控能力,武汉红十字会都远不能匹配目前武汉疫情的需要,捉襟见肘之下,满目乱象丛生。

1月30日,武汉市红十字会通过官方微博披露:截止到1月28日24时,武汉市红十字会累计收到社会捐款39,871.687万元(人民币,下同),已拨付指挥部5,391.46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已拨付定向捐赠400万元。

外界发现,这意味着截止到当时,武汉市红十字会收到善款近4亿人民币,但拨付出去使用的仅仅逾5,391万,剩下3亿多人民币还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更被舆论批评的是,在武汉红十字会的官网上,呈现的仅是捐款明细,使用明细无迹可寻。

一个巨大反差是,包括协和医院在内的武汉当地收治肺炎病人的一线医院却在通过多种渠道向外界告急:口罩,酒精以及防护服等物品短缺甚至没有!

质疑之声随即而起:中国境内乃至境外捐赠支援了诸多资金和物资,最艰苦的前线(一线医院)为何出现“子弹打光”的情况?要知道,武汉1月23日已经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对此,《人民日报》旗下公告“侠客岛”毫不客气的指出:战时捐赠问题向来敏感。前线不怕流血但怕血白流;后方不怕付出但怕付出被浪费、被辜负。捐赠的物品和国家下拨的物品,最要紧的是流向需要之处。

武汉红十字会乱象丛生遭民众怒批。(中新社)

舆情汹涌之下,有网民通过公开的《2018年度武汉市红十字会部门决算》和《武汉市红十字会2019年部门预算》,推算出2018年武汉红会人员经费27.47万元,人均工资福利23.28万元。远远高于同年武汉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3,671元。而其2019年的人均工资福利增至27.98万元,折合到每个月足足2.3万。民意更加愤怒。

对于武汉红十字会来说,也许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此时,该会公布的1月29日的“物资使用情况分布”上,总共发放口罩24.5万个,但流向抗疫一线医院的武汉协和医院的才3,000只,而不接受发热病人的武汉仁爱医院(主营妇幼保健)却调拨了1.5万个N95口罩。更让中国民众敏感的是,武汉仁爱医院属于早已臭名昭著的民营莆田系。

4年前(2016年4月至5月)震惊中国的“魏则西事件”,揭露了莆田系通过和军队医院合作敛财的不堪现实,此后莆田系医院在中国的声誉直跌。此番在公众看来非常不公平的口罩分配结果,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各种黑幕。

此时再回顾1月27日,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对外所称:“我们强调所有捐赠物资一定要通过红十字会”,“统一归口,避免在现在疫情防疫防治的这个过程中由于混乱,被某些人或者有一些人来钻空子。”充满了讽刺意味,因为在外界看来,此时借机钻空子的,似乎恰恰就是武汉红十字会和其利益相关方。

虽然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但是中国红十字会也属于国务院领导,在民众眼中具有官方色彩。(新华社)

湖北省红十字会2月1日坦承武汉红十字会物资分配确实存在问题,对此“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并将对责任人追责。但又将捐给仁爱医院的口罩名称从N95改为据称不适合一线医院的KN95,但此举已经难以消除公众的怀疑。

毕竟,当号称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的中国红十字会,反转称成此次武汉肺炎疫情致命的“肠梗阻”,一切解释和借口都显得苍白无力。

同在2月1日,还有另外两件激怒民意的事情发生。

先是有视频显示,2月1日当天一名男子从武汉红十字会临时仓库提出一箱3M口罩,放入一辆车牌为鄂A0260W(后被网民查为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公务用车)的汽车后备箱中,该车司机称领取的物资是“给领导配的”。这段视频之所以让民众如此愤怒,一是因为湖北尤其是武汉口罩奇缺,二是在武汉红十字会公正性已经摇摇欲坠的背景下,这一视频无疑是火上浇油。有网民愤怒嘲讽:“又是一个‘领导先走’”。

视品中的男子将提取的整箱口罩准备放到公务车后备箱内。(微博视频截图)

2月1日当天下午,中国最大也号称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央视新闻的记者走进武汉市红十字会仓库探访物资的接收和分发情况。结果魔幻的是,在直播过程中,记者试图探访仓库物资分发处受到保安阻拦,据称有1,200万人观看的直播就此被切断。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直接“炸锅”,该事件随即登上微博热搜。

央视记者表明身份,但保安仍然态度强硬。(影片截图)

最新消息显示,武汉市政府2月2日回应指,前文鄂A0260W车牌司机领取的口罩用于市政府办公厅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相关人员,具体场合为参加市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工作会议。该口罩已经通过市应急物资储存仓库管理人员的登记、审批等手续。

但是民意的愤怒似乎无法就此刹车。哪怕网络已有文章披露,从接听电话,到统计财物,以及联络仓库等等,包括二三十个武汉普通市民组成的志愿者在内,武汉红十字会从除夕开始一直在超负荷运转。而武汉乃至湖北红十字会为此流露的委屈,并未能得到同情。

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人和非常之能。就如公号“侠客岛”所说,从疫情爆发至今,无论卷入舆情风暴的是谁、是哪一方(比如武汉或湖北政府的某些官员、黄冈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以及此次的红十字会),舆论关注的问题主线并无二致。即在这场战“疫”中,应对措施是否科学?参与人员能力和态度是否足以胜任。

即便目前的舆论充斥着情绪发泄和部分误解,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平常之时养尊处优且并无太多作为的中国红十字会,在此番武汉疫情面前犹如被暴雨冲下浓妆的妇人,满目的尴尬和难堪。中国红十字会真的是时候进行彻底整顿和重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