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人民大学专家:武汉“战疫”为何最初忙乱无序?

撰文: 姜庚宇
出版:更新:

武汉肺炎疫情持续扩散,内地展开抗疫作战,不过在疫情最初时期,武汉方面的应对显得忙乱无序亦缺乏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周三(29日)发表文章指出,这暴露的不仅是疫情发布速度、病源查找确定速度、医疗物资供应等问题,同时促使人们反思一个根本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实现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沙士后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称,17年前,在总结沙士(SARS)疫情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构建了以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分类管理、综合协调。国务院办公厅内设应急办,履行应急值班、讯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应急办对卫生部应急体系与制度建设进行指导。当重大疫情超越卫生系统应对能力范畴时,应急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调动、整合多个部门以及企业、社会共同参与。

2018年3月19日,应急管理部正式组建成立。(资料图片)

应急管理部须拥更高权威

文章指出,然而,应急办因规格低而难以协调。直到2018年的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组建了全新的应急管理部,负责主要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责部门分别是卫健委和公安部。但是,原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被划转到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仍然具有对各类突发事件综合协调的职责。应急管理部还被赋予编制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并指导卫生等部门制定、修订预案之责。

文章续指,在整合到应急管理部的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安委会等4个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中,卫生部门都是成员单位,因为灾害事故的处置离不开医疗救援。表面上看,应急管理部需要而且能够协调卫健委。但是,作为两平级的正部级单位,应急管理部要协调卫生部门必须拥有更高的制度权威。而且,从此次疫情应对看,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迫在眉睫。

武汉应对疫情的表现,显示缺乏日常的应急机制准备。(资料图片)

武汉疫情应对准备不充分

文章认为,从性质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生物致灾因子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危机,需要多个部门、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但是,卫生部门作为专业部门发现疫情后,难以协调其他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当疫情蔓延开来、引起中央重视后,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方才调动起来。而且,武汉疫情应对似乎没有日常准备充分的应急机制在运行,一切都显得忙乱无序。

文章进一步指,改革后,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作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组成部份,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24小时枕戈待旦,以做到闻警即动。但是,应急部仅仅作为一种力量是不够的,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实际需要高规格的常态应急管理机构协调。临时成立指挥部以应对重大疫情的缺点,是不利于制度的更加成熟与定型,也不利于经验和教训的积累。

疫情爆发后,武汉停止火车、飞机等对外交通。(资料图片)

应急管理部门要协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文章提出,未来,应急管理部门不仅要统筹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应对,而且至少还要协调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这样可以实现常态卫生应急与非常态卫生应急结合。当一般疫情发生,卫生部门单独可以应对;当重大疫情发生,卫生部门负责专业救治,应急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另外可以做到防救结合,平时卫生部门做好疫病防控,应急部门指导卫生部门做好应急准备,提升国家总体应急能力。

文章最后强调,推进应急管理改革需要持续发力,而不能一蹴而就,为了加强对日益复杂、日益不确定突发事件的统一应对,中国必须提升应急管理部门综合协调方面的权威,特别是国家建立应急指挥总部时,要将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能整合进来,这有利于高效应重大疫情、有效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重大疫情是小概率事件,只有与灾害与事故灾难统一考量,才有可能不断更新应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