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图表】数据揭秘:分析首80名死亡患者关键特征
撰文: 姜庚宇
出版:更新:
武汉肺炎疫情不断扩散,内地确诊者已突破4000人,死亡人数亦攀升至逾百人。陆媒《新京报》透过数据分析,发现首80名死亡患者的关键特征,其中包括地区、性别、年龄、发病征状及既往病史等。
死亡病例记载:武汉占近8成 集中在高龄、男性患者
截至1月26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引致的肺炎共导致80人死亡。分析这80名死亡患者发现,死亡患者地区仍集中在武汉,武汉死亡患者占总体死亡患者比例逾78%。
另外,从其中41个披露性别和年龄的死亡病例发现,年龄中位数为70岁。而《刺针》(The Lancet)此前针对首批41个确诊病例的研究显示,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岁。换言之,死亡病例多集中在高龄患者。而在性别方面,上述41个死亡病例有逾7成是男性患者。
死亡病例记载:部份无发热、咳嗽症状 近6成有既往病史
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再从就诊到死亡,其中的时间差极为关键。通过梳理披露相关资讯的死亡病例发现,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的时间差中位数有6天之久;有13.3%的死亡病例出现症状10天以上才去医院就诊。
值得注意是,在症状方面,不是所有人感染后都会发热、咳嗽。38个披露发病症状的死亡病例中,有23.7%没有提到发热,44.7%没有提到咳嗽。
此外,在40个披露详细资讯的死亡病例中,有23个提及病患的既往病史,占比近6成。当中最主要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成死亡患者曾做过外科手术。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