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面面观】外来省长马兴瑞二十大走向何方?
2020年中共地方年度大戏基本已落幕,预料中的人事布局或有应验,亦有不少意外的安排让人猜测背后的原因。比如楼阳生、尹弘、陈润儿、石泰峰等人的依次归位。这触发了人们对不久后的中共二十大人事排布的新联想。两年后的中共二十大,将是习近平上台10周年的日子,无论是中南海内还是各省区实力派封疆大吏都在窥伺着更进一步的机会,尤其是象征最高权威的25人中央政治可能面临50%左右的新陈代谢。地方实力派人物中谁是当下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又会如何影响两年后北京的人事版图呢?我们通过纵横向的条件对比分析,试图给出人们一份“客观”的名单。
“武汉肺炎”正在中国各地弥漫,作为最早出现确认输入性病例的地方,广东省目前的确认病例数量仅次于原发地湖北。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不仅在1月22日专门主持召开防控疫情视频会议,近日还先后到南方航空、南方电网、广铁集团等企业调研,一边表彰企业的经济贡献,一边强调各企业注意疫情防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以及GDP连续30年排名中国大陆各地第一的经济大省,广东政坛近年来颇显“风平浪静”。但是这并不代表2016年年底以代理省长身份进入广东政坛的马兴瑞可以被忽略。
当年马兴瑞担任广东省长,打破了30年来由本土官员或长期在广东任职的官员担任广东省长的惯例,他身上“航天少帅”的标签也让中国政坛“军工系”的进一步“崛起”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今,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任期过半的马兴瑞依然是中共政坛中值得关注的官员之一。
其一是广东政坛的特殊性。今天的广东仍然是中国的“政治高地”,且相比其他地方,比如书记同是政治局委员的重庆,新疆等地,广东还有自己独具的特殊地位——既是中国曾经对外开放的前沿,又代表了中国继续改革的破冰方向。尤其是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之后,广东改革开放新领头羊的地位再次坐实。
中国最初在广东试点改革开放对标的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也是一路赶超。1998年以GDP 0.8503w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新加坡,2003年1.5844万亿超过中国香港,2007年3.1777万亿超过中国台湾,2017年8.9879万亿接近韩国。
2020年1月1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19年广东省GDP总值预计达到10.5万亿,成为中国第一个GDP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的省域。
在这一系列数据的对比背后,是治粤初期领导者习仲勋、任仲夷带领广东率先在广东突破体制之困,定名“私营经济”,广东改革中期林若、谢非大力发展外贸及私营经济追赶“四小龙”,及至近期的汪洋、胡春华乃至李希和马兴瑞等人再破广东改革缓速困局所共同形成的“广东模式”。也因此,不仅广东历任省委书记入局(成为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的历任领导者也都被打上“改革者”的标签。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深圳以“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纵观整个中国大陆地区,有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和自贸区,还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即便这些定位都旨在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探路,却从未有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像深圳一样,被点名“示范”的同时,前面的定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囊括一切,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深圳的这一新定位,无疑将再次推动广东走在中国各省级地区的前列。
所以,对于广东政坛的党政大员,无论是李希还是马兴瑞,都很有可能在中共二十大上再进一步。
其二是马兴瑞自身兼具的优势。1959年10月出生的马兴瑞,到2022年是刚满63周岁。而从现在到2022年秋季的两年半实践中,马兴瑞能否有机会接替现任广东书记李希(1956年10月出生),借此成功入局,很是值得观望。
拥有工学博士学位的马兴瑞,在2013年进入广东之前,已在航天科技、国防科工领域工作17年。他曾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企业或单位工作,参与领导实施了诸多突破性航天工程。因此他有“航天少帅”之称。
中共十八大之后,马兴瑞离开军工央企转身步入政坛,且职位快速变动,有意培养提拔痕迹明显:马兴瑞2013年3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等技术职位,然后很快从中央调任地方,于2013年11月接替朱明国任广东政法委书记。2015年3月,马兴瑞转任深圳市委书记,一年半之后的2016年底,再成为广东代省长且很快转正。
中共十八大之后的这几年,像马兴瑞一样拥有类似背景而且受到重用的官员不在少数,比如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1961年11月)、天津市长张国清(1962年6月)、湖南省长许达哲(1956年9月)等。他们被视为中国航天军工系官员崛起群像的代表人物。还有分析成,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高调成立了中共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组建这一超级委员会的初衷之一,就是在深度的军民融合中促成技术创新,而在未来中国经济换挡过程中,核心技术创新无疑至关重要。因而有观点认为,“航天少帅”马兴瑞空降中国改革创新高地的广东,正是中南海布下的一手“军民融合大棋局”。
广东经济技术创新这一步棋下活了,势将引领和深度辐射中国改革开放全局。马兴瑞能否作为带有这一类标签的官员代表,走出特有仕途路线?相信最迟在两年后的中共二十大上自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