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执政的民进党 别让资本霸权主导“民主进步”价值

撰文: 陈炯廷
出版:更新:

2020年台湾总统和立委选举结果,民进党取得民意的高度支持,蔡英文成为台湾总统直选以来得票数最高的总统,民进党立委也拿下稳定过半席次,确定将延续目前全面执政的态势,独揽行政和立法大权。

回顾民进党政府过去三年多以来全面执政的经验,其在不少攸关民生和社会发展法案上的颟顸退却与霸道姿态,实在不免叫人担忧未来四年,民进党政府是否会在权力的傲慢下,背离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越来越远。

民进党在大选中赢得胜利,延续全面执政的局势。民进党应把握民意支持,让公平正义得以在政策和社会治理中伸张,而非在掌权后就背离人民。(洪嘉徽/多维新闻)

这三年多来,民进党政府背弃“进步许诺”的几项重大民生法案,包括改恶《劳动基准法》、《矿业法》改革的无疾而终,以及安居政策的虚晃一招,而这些问题则分别显示民进党政府在劳动人权、环境永续和居住正义等价值上的态度与实践。如何坦诚面对这些施政缺失,并作为未来四年的执政指南,考验著蔡英文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叩问著民进党的“民主进步”价值为何。

首先,民进党政府必须深刻检讨的是,对于攸关台湾近千万劳工权益的《劳基法》修恶问题。主张“缩减工时”并承诺“若损及劳工权益,不会砍假”是蔡英文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为区隔与国民党差异,并展现其“进步”的劳动政见。

然而,2016年民进党首度取得完全执政后,却很快地就转身成为“资本的代言人”,在台湾企业主和美国商会等工商团体的游说下,其在短短的两年内就仗着国会多数,二度修恶保障劳工权益和尊严最低标准的《劳基法》,不只删减了七天的国定假日,更替资方团体减少各种工时和加班管制,大幅减轻其人力成本。因此两度修法就被劳团称为是,自《劳基法》立法30几年来“最恶修法”,而修法内容更遭社会学者痛斥为“倒退一百年”。

民进党两度修恶《劳基法》,引发台湾劳团和青年群体的不满。台湾社会学者陈政亮就痛批,民进党强势改恶法定劳动标准,就是放任“市场专制”。(蔡苡柔/多维新闻)

民进党政府为了修法,还不惜与劳工和选民为敌。面对修法正当性的质疑,蔡英文忘记谦卑倾听,反叫劳工“不要跟我说,自己去找老板说”,民进党立委们更“干话”(废话)横飞,傲慢地叫反对者“以后可以不投民进党”,直指立院外高声抗议的劳团“都是放录音带抗议”。两度修法的结果,不但“缩短工时”的政见落空,台湾年总工时依然高居世界第三,民进党也烙下背弃劳工和“资进党”的印记。

随着选举结果的揭晓,民进党再次获得全面执政后,台湾工商团体马上又向蔡政府高唱“经济成长”和“劳动力市场应自由议价”的老调,提出检讨“一例一休”政策,要政府别管得太多、要提高加班时数等建言。对此,民进党政府是否再次埋单,又或者能在宏观的经济愿景下,让台湾劳工能有平衡工作与生活的休息时间,扭转长工时低工资的产业结构,端看民进党能否与资本保持相对独立的共存关系,不沦为资本霸权的魁儡。

再者,如何让环境永续与资源开发能取得适当的平衡,不让属于台湾宝贵资产的山林矿场,沦为特许财团独占并无节制开挖的发财宝地,破坏台湾环境的永续发展,则是全面执政的民进党政府不可再轻言闪避的重大环境课题。

由于蔡英文承诺要完成的《矿业法》改革始终没有进展。环团在2019年台湾立法院会期倒数之际,在蔡英文竞选总部旁拉布条抗议,不料被“挺英”者直指为“中共代理人”。(地球公民基金会)

在台湾已故纪录片导演齐柏林的空拍影像中,人们看见台湾的美丽,却也目睹了其哀愁。齐柏林的影像证言,那环山绿意之中被越挖越深的死白矿场,唤起社会大众对采矿业者霸权的省思。

虽然蔡英文过去三年以来,曾经多次站在环境永续和原住民族“转型正义”的立场,承诺要改革不合时宜的《矿业法》,保护受伤的台湾及导演齐柏林镜头下的台湾美景,但拥有国会优势的民进党却对于矿业改革一拖再拖。

直到2019年年底立法院的最后一个会期,民进党念兹在兹的只剩能替“抗中保台”选战策略加温的《反渗透法》,至于矿业改革,老早被抛诸脑后,最后更在几句轻率的“道歉”声中,宣告改革进度归零,使得台湾珍稀的矿区仍形同“化外之地”,特许业者依旧能在肆无忌惮下占地挖矿,牟取暴利。

诚如美国“老罗斯福”总统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百年前的真知灼见:“保护天然资源不落入即将枯竭的危险境地,才是国家力量和永久生命的最后基础。”民建党政府能否履行矿业改革的承诺,重构不合理的采矿规则,严肃叩问著民进党政府对于台湾环境永续发展的决心。

2020年台湾总统暨立委大选前夕,民众集结于台北市东区向政府及各大政党高呼“居住正义”。(居住正义改革联盟)

最后,民进党要反省和直面的就是人民要怎么安居乐业的课题。过去三年多来,全面执政的民进党在居住政策的成绩,几乎可说是不及格,也辜负许多年轻人的期许。

台湾居住问题的沈疴,包括高房价、高空屋率、低社会住宅存量等结构性问题,人们全然不见民进党政府的有力改革。就连在许多经济体(如美国、英国及香港)早就行之有年的房屋交易资讯透明化规范(实价登录2.0法案),民进党最终也仍是迫于建商的压力而跳票。

到头来,台湾的社会住宅仍宛如“空中阁楼”,多半停留在“纸上作业”阶段,而租屋市场也依旧是政府关照不到的地下化“黑市”,租屋质量参差不齐,政府的租金补贴对多数租屋族而言更是“看得到却吃不到”。此外,台湾有利于资本积累,却不利民生满足的不动产税制,以及缺乏产业政策而无法引导过剩资金流向实体投资的结果,更是不断恶化台湾高房价的问题,使“房子不是拿来住,而是被拿来炒的。”

“居住问题要改善并非天方夜谭,要不要做,有没有能力做才是关键”,这是蔡英文曾经对于台湾安居课题的扼要见解。面对台湾早已失去公平与效率的住宅市场,民进党政府绝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关键只在于为政者能否考量社会整体利益,摆脱既得利益者的制约,在实际行动上调整扭曲的住宅市场,让所谓的“居住正义”,不再沦为选前“骗票”的一种“政治正确”修辞。

总结民进党政府过去三年多在劳权、环境和居住等内政问题上的表现,都暴露出民进党所强调的“民主”,其内涵绝非是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追求目标,而仅仅只是服务于选举需求和“反共”、“抗中”的冷战意识形态,以及受制于资本霸权的政治体系。

假如民进党政府愿意省思并同意,民主社会的健全与否,并不只在于选举投票,更是取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那么未来四年,在攸关社会公义和分配的课题上,民进党政府就应拿捏好与资本的关系,别让资本霸权僭越了民主,并好好地从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落实蔡英文的胜选感言:“把做不够的、来不及做的,做得更好、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