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曾庆存获2019年中国最高科技奖 习近平现身颁奖

撰文: 苏子牧
出版:更新: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据悉,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生,原籍广东省揭阳市,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原本的志向是从医救人,但在抗战期间,中国被日军战机轰炸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学航空学造军舰用科学救国的想法。此后,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这项绝密工程选中了当时34岁的黄旭华,他成了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人之一。据了解,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原本的志向是从医救人,但在抗战期间,中国被日军战机轰炸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学航空学造军舰用科学救国的想法,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并最终投身潜艇研制。(网络图片)

曾庆存,1935年5月4日生,广东阳江人,大气动力学家、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庆存是中国气象预报事业的泰斗,他在国际上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用于短期数值天气预报,开启了数值天气预报应用的先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派一批人才去苏联学习气象专业。成绩优异的曾庆存就是其中之一,他师从气象学大师基别尔,学成归国后即投身中国气象事业。

据了解,经过曾庆存及其带领团队的长期努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准。此外,曾庆存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气象遥感卫星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曾庆存是中国气象预报事业的泰斗,他在国际上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网络图片)

据悉,中国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其中包括:

中国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中国技术发明奖6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含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60项。

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