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 中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2019年12月17日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离京南下赶赴海南三亚,见证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的入列交接仪式,此时,距离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改装自乌克兰制造的瓦良格号)入列服役七年。
外界普遍认为,随着002型国产航母山东舰的服役,中国正式迎来双航母时代,这不仅大幅增强中国海上实力,还能够维护在海外持续扩张的利益,尤其是之于南海的意义。
就在山东舰服役的前一天, 2016年中美两国海军在南海那场世纪对峙的相关内幕再次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当时长达一个月的中美军事博弈,从一开始的隔空叫阵,到面对面的剑拔弩张,再到作战部署的暗中较量。几十个日日夜夜的两军对垒,当时的新闻报道只披露了冰山一角。外界多指中国在三年前那场南海危机是以勇气逼退对手,但随着山东舰服役,如果中美军队再于南海“狭路相逢”,场景一定会和2016年有所不同。
了解过山东舰及其背后的中国航母历史,也许便可明白舆论对山东舰的意义评估与期待。
国人为何期待山东舰
其实早在上周二(12月17日)之前,中国坊间对该艘航母已翘首以待。关于它的建造进展、名号、停靠的军港,甚至猜测交接时间是否具有特殊意义等的讨论此起彼伏。《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博公众号“侠客岛”曾这样解释关于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交付日期:对于中国人来说,12月17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一百三十一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正式组建。而后发生的事,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因此,选择这样一个日子迎来山东舰的服役,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于航母的命名,此前中国网络上有“湖南舰”、“河北舰”、“海南舰”的猜测。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程德伟在山东舰交付次日(12月18日)向媒体表示,是根据《海军舰艇命名规定》,综合考虑各省、直辖市申请意愿等各方面因素而定。另外,根据舰艇命名惯例,为保持航母舷号衔接有序、整齐统一,山东舰舷号在辽宁舰(舷号“16”)基础上顺延为“17”。“侠客岛”更详细地解释称,航母命名为山东舰,主要是因为山东青岛军港为建造国产航母的专用军港及保障设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该航母的技术参数,据中国国防部早前说法,山东舰排水量约为5万吨级,采用常规动力装置,搭载歼-15舰载机和其他型号。但外界猜测,这艘以辽宁舰为蓝本而建的航母满排可达7万吨,最大航速30节,安装与辽宁舰相同的红旗-10舰空导弹、1130近防炮,搭载舰员1,960人,搭载24架歼-15,以及直-18J预警机、直-18F反潜机、直-9C搜救机等。
这代表着山东舰处于什么水平呢?首先,与辽宁舰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山东舰是第一艘中国国产航母,从总体设计、船体建造到主动力装备国产化研制都是基于国内自主,而辽宁舰是由前苏联的废弃航母瓦良格号改建,即在半成品的基础上打造。另外,山东舰甲板面积更大、舰岛更短但更高,相比辽宁舰飞行甲板前部只能搭载24架歼-15舰载机,山东舰至少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数量提升了50%。在世界航母伫列中,山东舰目前与“第一梯队”、美国最新服役的福特级超大型航母及成熟的尼米兹级大型航母相比,确实存在客观差距,不过从当前拥有航母的国家来算,全球仅有中美两国能够组建庞大的航母编队。
中国进入国产航母时代,很多人聚焦中国史无前例地拥有两个航母编队,是继美国、英国之外,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双航母编队的国家。但显然,这还不是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式服役的全部意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就此全面掌握了自主建造航母的成熟能力,开始真正意义上进入航母时代。
中国“航母时代”前传
事实上,中国舆论之所以对国产航母抱有如此大的期待,除却现实上的军事意义,还有中国近百年来在海上军事的“心结”,这种情绪尤其在习近平身上表现明显。
中国海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有打造一支蓝水海军的计划。从初期的内部论证至1980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刘华清率团访问美国,解放军人员和中国科技人员第一次踏上航空母舰。1985年开始,中国开始研究学习退役航母,包括澳大利亚海军墨尔本号、前苏联明斯克号、基辅号和瓦良格号,其后还组织了中国航空母舰及其编队的指挥人才的先期培养。1989年1月,航母建造工程正式立项,得名“891工程”,不过,它最终因与当时中央政策不符而夭折。
随后,中国进入改建退役航母阶段。中国试图从获得的已退役舰体取得关于航母设计的启示。例如中国对1985年获得的墨尔本号采用逆向工程,在陆地上建造基于墨尔本号蒸汽弹射系统及着陆系统的复制品。再如通过一些企业购入继续改建,当今的辽宁舰即是此例。
除了获得他国海军的退役航母外,中国海军也在积极购买国外航母设计资料。其中一例是试图从西班牙造船公司巴赞(Bazan)购买还在计划中的常规起降航母(23,000吨的SAC-200和25,000吨的SAC-220)设计蓝图。虽然最终并没有达成任何购买协议,不过,外界认为这所西班牙公司获得了数百万美元咨询费,或许表明该公司将一些航母的设计思想给予了中国。此外,在购买前苏联未建造完成的航母瓦良格号的同时,中国还得到了一套完整的航母设计图纸,这是已知的中国最近一次购入航母设计图纸。根据参加过谈判的中国使馆成员的回忆录,这套图纸先于航母抵达中国,有指这份常规设计给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标志着中国拥有首艘航母。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研发建造航母计划也在进行。2004年8月,中国启动“048工程”,该工程明确了发展航母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十年建造两艘中型航母;第二步再用十年建造两艘大型航母;第三步视情况发展大型核动力航母。此间,外界对中国建造航母的猜测不断,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国防部确认,中国正在建造完全自行设计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上周二,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正式在海南三亚入役,命名为山东舰。至此,“048工程”的第一步正式完成。
根据已经公布的资讯,当前,除了改建的辽宁舰与新入役的山东舰,中国尚有正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第三艘航母与准备建造的第四、五艘航母。
为南海加持“定海神针”
外界关注山东舰的入列地点,其实是想证实此前关于山东舰布局南海的猜测。此番选在三亚举行新航母入列式,或许进一步印证了将在三亚建设新的航母基地的推测。
近几十年,中国在南海上的姿态随着军事力量的变化而改变。九十年代前,受经济和军事实力等限制,中国对主权争议地区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随着南海军事力量变动,中美争执不断,华盛顿指摘北京在南海的行动并加大南海“自由航行行动”,中国同样日趋强硬,甚至更早已现端倪。
以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设立为标志,中共对于南海主权的主张发生转折,不再停留在口头表述,而是开始付诸行动。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一场研究会上明确将过去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八字方针,修正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十二字方针。其后中美在2014年8月与2016年5月于南海上演了两次近距离接触事件。2016年7月本文开头提及的中美军事世纪大对峙在南海持续了一个月。
当时为了确保由美国主导、不利于中国主权的南海仲裁案宣判当日(2016年7月12日)能恐吓性地压制中国,美国提前动用了列根号和史坦尼斯号两艘航母,加上护卫舰、导弹驱逐舰10艘左右,各类战机约150架摆阵中国南大门;解放军则是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精锐尽出,四名上将(当时的海军司令吴胜利、政委苗华,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王冠中和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齐聚南海以实战姿态进行演习。甚至有传闻称,有“航母杀手”称号的解放军东风21D当时已经引弓待发,一场大战就在弦上。
以此次事件为时间点,中国军队不管是在此之前的对美军避其锋芒,还是之后的针锋相对,要在南海进行军力部署的目标和战略部署从未改变。如今,山东舰航母入列,无疑为解放军在南海加持了“定海神针”。中美军队会不会再来一次南海“狭路相逢”、并再次上演新的世纪大对峙?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中国军队在南海的改变已经发生。
上文刊登于第194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2月23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 中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