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李克强人民大会堂见林郑 总理会见述职特首地点将变?

撰文: 王新
出版:更新: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12月16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国家主席习近平述职。依照惯例,习近平北京时间12月16日下午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到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中办主任丁薛祥,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杨洁篪与中共政法委书记郭声琨,中共统战部长尤权等参加了会见。

引发外界关注的一个变化是,李克强会见林郑的地点打破惯例。李克强12月16日上午会见林郑时,有别于以往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的安排,而是首次将地点改为人民大会堂香港厅,因此惹来外界“降格”的揣测。对于这个安排,香港特首办回应说,述职会面场地由中央政府安排。

中南海紫光阁和人民大会堂的区别是什么,李克强回见林郑地点的改变,是否有特别含意?

中国最高权力所在地中南海也是外交选址之一。(VCG)

中南海:总理的主场紫光阁

中南海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泛指紫禁城西方邻近北海、中海及南海的区域,占地100公顷,其中水面约50公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重要机关办公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代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务系统的领导人都住在这里,因此中南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最高权力。

“紫光佳话从今纪,丰泽恩筵合此移。”紫光阁是中国国务院高层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中,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外宾时,经常会有一件红雕漆地屏作为背景在镜头中闪过。 这件在中南海紫光阁保持着极高上镜率的红雕漆地屏有着一个非常端庄大气的名字—《江山入画图》。其创作于1994年,作品高2.6米、宽3.2米,以西岳华山为型,髹以黄漆底做锦文,用红漆雕刻出山形与亭台楼阁之形状。其中地屏中间部分由高级技师方开玲全面负责雕刻。

紫光阁内的布置安排会根据不同的来访人员、时机和场合作出调整。除了今年(2019年),历次港澳特首进京述职时,紫光阁都摆放了一张会议桌,配以暗红色沙发坐椅。

特首述职时,均是会在右侧第一位置,而李克强坐于中央主位。但是在会见外宾时,则经常没有会议桌。2019年9月10日,李克强会见到华出席中美企业家对话会的美方代表时,就是在紫光阁,当时该处的布置是紫红色沙发。

中南海:总书记会客地涵元殿

和李克强更改会见地址不同,此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仍然依照旧例在中南海涵元殿会见林郑月娥。这是两人自今年11月初以来再度见面。他上一次与林郑月娥见面时,被外界视为打破中央想撤换林郑月娥的传闻。

有报道称,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亦在场。习近平开场发言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中国以来局面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林郑月娥能够坚守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依法施政、恪尽职守,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他又称,对于林郑月娥在非常时期展现的勇气和担当,中央是充分肯定的。

因为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1日晚,习近平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瀛台夜话”,而让瀛台为外界熟知。瀛台位于中南海的南海的“核心”位置,涵元殿则是瀛台的正殿。该处是清朝皇室在瀛台游览、休息和筵宴的主要场所。自1993年4月21日起,涵元殿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首脑的场所之一。

2014年11月11日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瀛台涵元殿前握手。(新华社)

习近平与奥巴马“瀛台夜话”前,中国外交部相关人员曾介绍说,“瀛台和涵元殿是中南海里风景比较独特美丽的地方,有水有亭台楼阁,也很安静。两国元首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南海的风景,举行会晤比较亲切,谈论问题也比较安静,此外也便于采取安保措施”。

和紫光阁的暗红色沙发座椅不同,涵元殿内所坐的是雕刻双龙的木椅,也有说法称涵元殿的木椅是“盘龙祥云大宝椅”。涵元殿里的这些“龙椅”也不完全一样,似乎有大小两个型号。例如,江泽民、胡锦涛分别与宾客会见时,与重要宾客各坐一张大号“龙椅”,余人所坐则明显小了一圈。

2014年的“习奥会”中,包括习近平与奥巴马在内,众人都坐的是小号。2014年12月梁振英述职时,习近平与他所坐的椅子,比其他人都更大一些。而自2015年放置长桌后,涵元殿内桌前与会人员所坐都是椅子似乎再次一样大。

涵元殿内的画作也会有所变化。2014年“习奥会”时,殿内西侧挂有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毛笔书法。2015年梁振英述职时,则改为了名为“艳溢香融”的国花牡丹图。2016年梁振英再次向习近平述职时,西侧换成了另一幅名为“满园春色”的图画。

2014年11月11日,中南海涵元殿,美国总统奥巴马(左起第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背景隐约可见苏轼的《水调歌头》书法。(AFP)

香港和澳门特首述职时,均是习近平坐于长桌中央“坐西朝东”,特首则坐于习近平右侧第一位“坐南朝北”。分析多认为,在极为讲究礼仪次序的中国政治,这一改变能更准确体现双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众所周知的人民大会堂

和相对神秘的中南海不同,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因为每年中国的全国两会而广为外界所知。它不仅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和办公地点,也是中共中央和中国国务院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还对外承接会议与宴请及文艺活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直属事业单位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管理。

2017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涵元殿会见述职的林郑月娥,背后画作为“春色满园”。(香港特区政府)

人民大会堂自北向南分为三段。一段主要功能为宴会厅;二段东部为中央大厅,西部为万人礼堂;三段则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办公区。一段一层为交谊厅,二、三层为两层高的宴会厅。二段全部高四层,其中东部一层和三层各设一个中央大厅,二层和四层为大厅上空和环形走廊;而西部为万人礼堂,占据四层高度。三段呈四方的环形,中间没有建筑,四周为办公和小会议厅;2009年在环中部偏南进行了增建。由于工期紧张,人民大会堂只设置了台基下的地下室。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总面积1,728平方米,是人民大会堂内以地区名命的面积最大的厅室,分主会议厅和多功能厅两部分。每年中国的全国两会期间,人大香港团就在此进行开放讨论。

香港厅入口处的大屏风正面是江泽民的题词:“执行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繁荣稳定”,题词用中国传统木雕贴金箔的工艺精心制作,两侧则是象征中华灿烂文明的木浮雕《华夏颂》。走入厅内,墙面正中间是极具代表性的巨幅绒绣壁画《维多利亚港夜景》。此番(2019年12月16日)李克强会见林郑时,背景中就出现了《维多利亚港夜景》壁画。该厅中的吊顶、装饰、摆设均充满了西洋格调。

2015年3月7日,人民大会堂香港厅。(AFP)

在与人民大会堂整体建筑协调的基础上,香港厅展现出了香港地区文化多元化和中西交融的特色。厅内随处可见紫荆花图案,大门和地毯上尤为集中。据了解,香港厅从设计到施工经过22次修改,是人民大会堂中最大的地方厅。

李克强12月16日接见林郑月娥时,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亦在场。 李克强表示,修例风波延续至今,对整个社会的损害可以说包括各方面,他指中央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一如既往坚定支持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并坚定不移维护长期繁荣稳定。

虽然此番李克强会见林郑一反常规从中南海紫光阁改地址为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但是从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的规格看,并无高下之分,且选择的香港厅从名称上来讲恰符合香港特首的身份,而且不管是习近平还是李克强,都仍然保持对林郑的支持态度,所以所谓“降格”直说应该不成立。

2019年12月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是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澳门候任特首贺一诚率领的新一届政府管治团队。(新华网)

其实就在不久前的12月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会见率领新一届政府管治团队赴京接受任前培训的澳门候任特首贺一诚时,会见地点就是选择的人民大会堂唯一值得观察的是,是否从此之后,总理会见述职的特首均改为人民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