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中医院集资风波发酵:领导号召职工买债 《纽时》采访受阻

撰文: 苏米
出版:更新:

11月11日,《纽约时报》头版刊发的一则有关“求助于员工以偿还中国债务”的文章引发外界的关注。
文章称,该报两名记者前往河南汝州寻找“白象项目”(指大而无当、造价昂贵、不实用的东西),报道地方政府大肆举债建造的面子工程。但他们却遭到跟踪与围困,当地警察威胁要展开刑事调查,一名官员则恳求从正面角度报道。

汝州市中医院构想图。(微博@汝州市中医院)

事件发生在拥有100万人口的“煤城”河南省汝州市。陆媒“上游新闻”曾披露,汝州多名中医院职工曾于7月份反映,领导号召给国企集资,购买其发行的非公开可转换公司债券,职工每人10万元(人民币,下同),中层干部20万元,为期6年。到期无法返还本金,则换为企业债券。如果拿不出钱,领导建议银行贷款,不贷就要扣奖金。

但该中医院书记则回应称,医院执行的是国资委文件,“买不买自愿”。据了解,集资主要用于建医院。由于资金缺乏,新医院建设付不起工程款已经停工。

由于该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弱,资金压力和偿债压力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或有负债风险等风险因素,受访的中医院职工担心交的钱收不回来。

根据上述王书记透露,医院是执行“市里的要求”,“市长开了会,会上说要发行公司债券。”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两则法院的民事裁定书里就透露了政府的初衷。

在这两起诉讼中,汝州市两家城投平台的债务风险问题凸显。其中,汝州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违约方,汝州市鑫源投资有限公司是担保方。面临巨大偿债压力的两家企业,均隶属于汝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巧合”的是,汝州市中医院同样涉及上面两宗诉讼,且同样都是担保人;更“巧合”的是,鑫源投资正是这次向中医院职工非公开发行可转债的企业的控股股东。在4月5日《经济观察报》的报道中,对于还款计划,鑫源投资相关负责人彼时表示“具体还没有”。

就目前看来,他们想到的“好办法”就是:向那些还能正常发工资的单位伸手,要求职工拿出钱来集资。

中国于6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曾要求在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决不走无序举债搞建设之路的同时,鼓励依法依规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项目资金来源。

有评论者表示,所谓“依法依规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项目资金来源”,并非把手伸向普通职工,让他们来为地方上的债台高筑买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能肆意转嫁给普通职工,他们的工资虽由财政发放,但并不意味着,有义务把工资再“借”给政府。正如所有乱收费都是“自愿”的,辩称“自愿”毫无意义;让职工掏钱的主意很卑劣,拍板者当被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