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12省市将开展打击芬太尼类物质犯罪专项行动 为期3个半月
美国曾多次指控,近年盛行于该国的毒品芬太尼(Fentanyl)及类似药物,主要来源是中国,而国家禁毒委员会(禁毒委)办公室周二(3日)则称,自今年5月1日起对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以来,中方尚未发现一起制贩走私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
国家禁毒委还透露,国家禁毒委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在周一(2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在12个省市开展为期3个半月的打击芬太尼类物质犯罪专项行动。
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的配套法律已完善
据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通报,今年4月1日,公安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宣布从5月1日起对芬太尼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
为解决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科学界定芬太尼类物质的依赖性折算标准及其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和定罪量刑标准,公安部已完成芬太尼类物质依赖性文献调研、动物实验、专家论证等工作,研究拟定了《芬太尼类物质依赖性折算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研究拟定了《关于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研究拟定了《关于办理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目前这三个配套法律文件已基本完善,近期将按程序审批后对外公布。
研究制定芬太尼类物质检验技术规范
刘跃进说,为提升芬太尼类物质管控技术水平,消除层出不穷的芬太尼类似物给执法打击带来的检验鉴定难等技术障碍,公安部统筹协调推进覆盖全国的1个中心和5个分中心毒品实验室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据悉,国家毒品实验室已累计投入近600 万元人民币,研究制定芬太尼类物质检验技术规范,建立芬太尼类物质依赖性折算评估的标准技术流程和技术评估体系,完成25个常见品种的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北京、浙江、广东、四川、陕西5个区域分中心毒品实验室共确定3.2 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260个人员编制、6.16亿初期建设及设备采购经费,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3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毒品实验室体系。
加强排查管控芬太尼类物质生产 严防走私出境
在加强排查管控和打击方面,刘跃进介绍,国家禁毒办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芬太尼类物质集中摸排专项工作,深入摸排生物医药基地和化工园区,核查涉及芬太尼类物质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人员,清理非法制造芬太尼类物质的风险点。公安部部署清理整顿互联网上涉及芬太尼类物质的信息,删除网上芬太尼类物质购销信息,切断网上联络交易渠道。国家药监局部署开展芬太尼类药品生产经营专项检查,加强对合法芬太尼药品的管控。
而为了为打击芬太尼类物质违法犯罪活动,严防其走私出境,公安部组织13个省区市开展了打击网络贩卖芬太尼类物质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集群战役。而国家邮政局颁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推动寄递企业配备安检机1.5 万余台,并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此外,海关总署加大对重点口岸出口货物的查缉力度,著重查验出口重点国家的货物。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