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学者时殷弘:特朗普残忍又精明 中国需新形态韬光养晦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陆媒《观察者网》24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的文章。时殷弘表示,相当忧虑将美国总统特朗普视为“商人”、可以与他“做交易”的说法,认为事实上特朗普是“残忍的战略家、精明的战术家”。
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学界不少人士认为,特朗普只是商人,可以很容易地打发,其中最有名案例,便是国际关系学者金灿荣所称“特朗普是商人,中国最擅长和商人打交道”。
然而时殷弘不认同这种看法,他指特朗普总是阶段性地集中在一场战役上,战略主动权也总是在他手上,“至少他想发动甚么战役就发动甚么战役”,战略战术则是采取空前程度的压力和威胁,“间或给对方一个甜枣子吃,在每一场战役中都尽可能地榨出更大的利益”。
他认为,不管暂时的输赢情况如何,经过一段时间的针锋相对,中国必须适时在中美贸易上做一些让步,但前提是两国谈判必须是平等的且体现相互尊重,而且在涉及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中国必须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需要较长时间的局部休战
时殷弘表示,主要让步是大幅增加中国对美进口和大幅度扩大美资准入。否则,这场战役结束不了、或者争取不到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战。“我们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战,准确地说是局部休战”。
时殷弘指出,中国针对贸易战需要既“治标”又“治本”的对策。既要有坚决有力的贸易报复,也要有谈判妥协的意愿;也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同时降低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和外部技术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培养技术独立性和创新性。
他也提到,中国今后应实行新形态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即用未来5、6年时间实行适度战略收缩和贸易政策调整,让世界主要国家回到对中国有深层误解与敌视之前的“相对松垮”状态,进而谋求新的进取。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