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发的中美矛盾中求生 华为“战时改革”的哲学
短短几天之内,中美贸易战快速升级。中国在上周五(8月23日)祭出最新总值750亿美元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清单,此举显然激怒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他在当天反击,宣布提高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税率。
关税战愈演愈烈,以及特朗普对华态度再度恶化,对中美博弈之中的其他议题恐怕会有不利影响。此时,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应当正在关注中美政府的一举一动,虽然华为在8月19日刚刚得到美国商务部的“延长许可”,延后了美国对华为科技产品的禁运,但任正非心里必然没有侥幸。
华为得到“临时许可”的前一天,特朗普还称美国“不想和华为做生意”,美国同时又将46家华为关联企业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Entity List),加大对华为的威胁。因此,华为翌日发布声明,反对美国商务部的做法,称延期的临时许可“没有改变华为被不公正对待的事实”。
美国对华为的围堵并未结束。在中美矛盾集中爆发的背景下,处于危急时刻的华为下一步究竟怎么走?
任正非在忙什么
回头看华为对美国这次延长供货许可的态度,可知华为对美国根本不抱期待。华为的声明表示,“不管临时许可延期与否,华为经营受到的实质性影响有限,我们会继续聚焦做好自己的产品,服务全球客户。”这番表态和任正非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90天临时许可对华为来说“没多大意义”的表述一致。当时的任正非说,华为“已经准备好了”。任正非在如此大的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淡然让不少人疑惑—他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对中国来讲,华为从被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正式调查开始,每一步都表现得令人惊艳;而在外界眼中,这家中国公司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异。
上周五(8月23日),华为发布人工智能(AI)处理器Ascend910(升腾910),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这是世界运算能力最强的AI处理器。华为同时推出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宣布要把MindSpore在2020年第一季度开源,像美国NVIDIA一样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除了令美国担忧的5G技术,华为在AI领域亦展现出自己的竞争力。
从麒麟980手机芯片,到鲲鹏920处理器,再到近期发布的鸿蒙系统及升腾910,华为的“山海经”军团(上述华为产品的名称均源自中国古籍《山海经》)逐渐集结,在美国重重围堵之下不仅没有“死”,反而蓄势待发,准备“征战”市场。可见在威胁之下,任正非的确如他自己所说“不叫苦、不喊天”,把关注力放在公司如何继续发展之上。
7月30日,华为公布最新财报,2019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为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5G技术方面,华为已在全球获得50份5G商用合同,累计发货超过15万个基站。美国近一年来的极限打压,并没有把华为打垮。任正非的定力来自于华为的实力。
华为的实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漂亮的财务数字背后,蕴藏着华为不同于其他商业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动能。上周一(8月19日),华为内部邮件再度曝光,内容是任正非7月在华为组织变革会议中的讲话。他说,华为现在处于“危亡关头”,然而“绝大多数员工应心静如水,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参战”。
如何参战?这篇演讲从头到尾的主题都是“改革”,当中罗列了华为运营商集团在组织建设、人才选拔、市场、研发等方面所作出的改革建议。从任正非的讲话中,可知华为在去年12月已召开了第一次改革会议,将海外的四个代表处作为试点,开始进行分配机制的改革。从第一次会议至今,华为已经通过了至少八份改革文件。
由此可见,技术上的优势和战略上的定力并非华为全部“武器”。华为取得的成绩不仅来自钻研精神或艰苦的“狼性文化”,也来自于不断改革的习惯。即使兵临城下,华为也不忘改革,甚至把改革作为应战的重要手段,用改革让公司和团队更能抗压。
华为靠什么“赢”
任正非的讲话充满了沙场硝烟的味道—他称华为的代表处是“作战中心”,谈“作战指挥权”如何下放、“作战模式”如何优化、地区部门如何“做好战区主建”,表示要“火线选人、战壕中提拔”、建立“军团”作战方式、形成“精兵组织”,号召大家“立功”。
这些充满战争意味的字眼,虽然来自华为一贯的文化,但也说明任正非没有轻视美国给华为的挑战。现实情况是,把华为面临的困境形容为一个“战场”,并不过分。
美国的围堵对这家科技公司最大的威胁,就是切断,甚至彻底摧毁其供应链。自今年5月中旬华为被美国实行“禁运”开始,大到产品的芯片和作业系统,小到一张SD记忆卡,华为的电脑、手机、路由器等产品的元器件和零件都遭到“断供”威胁。华为在美国诸多供应商之中,包括英特尔(Intel)、NVIDIA及高通(Qualcomm)等企业,有不少已经因禁运问题而蒙受损失。
处于暴风眼中心的华为,一方面要寻找供货问题的替代方案,一方面“备胎”产品刚刚试水,还要经过市场漫长的磨合。另外,由于美国禁令产生的司法程序造成的内耗,任正非此前表示,未来几年华为的营收可能会下跌300亿美元,如何缓冲这样的损失是一个问题。可以说,除了公司品牌的曝光率之外,一切都足够让华为高层焦头烂额。
然而,这个“战场”对任正非来说,并不是对垒美国的战场,他也绝没有把其他公司作为“敌人”。因为任正非要革命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华为自身。从权力下放、组织调整、人才流动入手,华为在危机时刻正在向自身各个方面“开刀”,寻找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办法。华为的创立和成长,一直伴随着独特的管理哲学,其中,“变革”可能是最重要的关键字之一。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极强,认为企业必然会随着增长而走向不稳定和混乱,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效率、强化秩序。这个意识来自于热力学的原理,华为认为企业需要“负熵流”的生命活力,不断对抗自然产生的怠惰。换句话说,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必须进行变革,启动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过去几十年全球通讯行业无数的大起大落之后,华为生存下来的原因就是不断改革。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围堵更可能从外部刺激华为继续变革。正是在去年12月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任正非长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期间,华为开始举办定期的改革会议。这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应当受到美国的推动。任正非所说的“打胜仗”,目标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壮大自身。
变革哲学的背后
召开定期改革会议、采取从试点开始、由点及面的改革方式、“在战争中学会打仗”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都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中国近四十年来的改革进程。任正非对华为的不断改革,并且以改革应对发展难题的思路,和中共常讲的“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十分相似。
华为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企业,其管理思路显然留下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烙印。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之下,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国,都面临一次新的变革。从中国金融业的一系列开放措施、央行的市场化改革,到深圳成为再一次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国的“自我革命”已经展开。在美国不断施压下,不仅华为的变革会加速,中国的变革也会加速,以改革和发展应对挑战,“向内用力”的模式在未来仍将延续。
上文刊载于第177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26日)《在爆发的中美矛盾中求生 华为“战时改革”的哲学》。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8月26日出版的第177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