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柯文哲组党 两岸思维有可能跳脱统独恶斗吗?

撰文: 多维新闻
出版:更新:

7月31日晚间,台湾政坛出现一颗震撼弹,台北市长柯文哲即将在8月6日生日当天筹组“台湾民众党”,力图争取台湾蓝绿两党外、“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注入台湾政治文化新的血液,这是柯文哲投入政坛五年多来,经营政治资源上最重要的举措。

虽然目前“台湾民众党”尚未出现完整的党章或党纲,但无疑将会依循柯文哲的政治理念为主。柯文哲在8月1日记者会上对于之后组党的两岸党纲特别说明,“两岸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没有当儿戏,从来不敢失言。国家战略不会轻易更改,以前讲的就照那样”。

台北市长柯文哲。(资料图片/中央社)

在两岸论述上,柯文哲曾提出“两岸一家亲”、“五个互相”、“两岸事务不是外交关系、不是国际关系”、“遵守体制、改善现状”这些说法,若是成为该党党纲的一部分,值得观察的是,到底这些论述能否有效突破目前台湾政局的统独困境?

让我们来看看他跟现有蓝绿两党的对照。

就民进党而言,该党在两岸关系上并不愿意承认“九二共识”、更不愿意明确表示两岸“非国与国关系”,国际上紧贴美国,以“理念相近”寻求“一边倒”战略的优势。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两岸官方交流停摆,甚至参加“海峡论坛”之类的民间交流活动也被民进党官方“提醒”。对照柯文哲甫结束不久的上海双城论坛,其实双方已有不小的差异。

柯文哲日前参访高雄市福气教会河堤社 区照顾关怀站。(中央社)

柯文哲真正像的,或许更接近是国民党。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一贯讲法,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亲近蓝营的张善政还提出了“宪法一中,台湾优先” 的说法。但是仔细比较,其实柯文哲的两岸政策思维跟国民党非常接近,只是不说“九二共识”而已,柯文哲与国民党的思维,都强调要在与美国交好的前提下跟大陆发展关系,以及推进两岸和平。

就这个意义来说,虽然他必定不会承认,但柯文哲的两岸论述思维,摆在台湾统独光谱上,实则更像是另一种形式、另一种话语包装的国民党。

诚然,柯文哲也有与国民党的差异之处,例如他敢直言台湾不过是“中美货架上的商品”,也能凭借绕开“九二共识”这个词汇,跟大陆国台办主任会面。显然他这种形式的话语,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并不是完全跟国民党迭合,特别在年轻人群体,秉持务实理性态度、高举“民意、专业、价值”的柯文哲,吸引力并不输传统政党。

柯文哲曾直言台湾是“中美货架上的商品”。(中央社)

展望未来,柯文哲组党后的两岸论述也将面临巨大考验。首先在于柯文哲表示,组党是为了“超越蓝绿的共荣”,而非要把蓝绿消灭,但是若不是产品本身的区别,而只是品牌包装的差异,这种超越还称得上“超越”吗?就营销的观点来看,只是话术罢了,既然柯文哲跟国民党的两岸思维类似,价值上能否做出差异?其次,柯文哲是否跟国民党初选失利的郭台铭合作?目前看来,柯文哲阵营对此有一定的期望,但众所皆知,郭台铭的两岸论述接近“两个中国”,在国民党内并非主流,跟柯文哲也有相当差距,如何整合?

最后,柯文哲表示“以前讲的就照那样”,试问是什么时候的“以前”?是他曾经提到的“我是墨绿”,还是“国是中华民国、家是台湾”的“家国论”?抑或是“两岸一家亲”?这两个“家”又差在哪里?

上述这些问题,是柯文哲还未充分回应,但想必须要选个时机向台湾社会解释清楚,同时也得顾及大陆和美国的反应。组党是一个复杂、不断要在异质性与均质性间取舍的困难任务,作为一个政治团体,更需要体认到政党是利益和理念的拉扯平衡平台。凭一己之力组党,可能会带有个人式政党的色彩(例如受俄国总统普京影响极大的“统一俄罗斯党”),一旦没有强人支持,该党会走向何方,也是长久必须考虑的议题。

(撰文:林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