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7·5事件十周年中国再推新疆白皮书 反恐局势已大变

撰文: 孙飞
出版:更新:

一向被视为中国地方治理最大难题的新疆恐袭态势,在造成近200人死亡、2000人受伤的7·5事件十周年之际,局势终于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出《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直指新疆从来不是“东突厥斯坦”,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白皮书的最后部分,中国政府还特意提到:国际上有的国家、组织或个人,奉行反恐和人权“双重标准”,对此横加指责,胡说八道,完全违背了人类公理和基本良知,这是一切爱好正义和进步的人所绝不能答应的。

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出《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网上图片)

中国政府这么做似乎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就在不到10天前的7月12日,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在内的37个国家联名致信联合国,称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信中称:“面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严峻挑战,中国在新疆采取了一系列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包括建立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 该联合公开信认为:“现在,安全与治安已重返新疆”。

更加富有戏剧性大反转的是,7月2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访问中国并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时,表态称“中国新疆地区各民族居民在中国发展繁荣中幸福地生活是个事实。” 5个月前的2019年2月,土耳其外交部曾就新疆“再教育营”问题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

显然,中国政府在新疆的艰难反恐已经开始收效,新疆局势已经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而中共近年对新疆的治理新政,包括对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的任用,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新疆地区逐渐恢复了和平安宁的生活。(Reuters)

新疆反恐局势好转

就在一年前,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中国政府,为了本是一个机构、在彼此口分别被称为“再教育营”和“培训中心”而爆发激烈的争论。美国媒体《纽约时报》2018年9月17日发表的题为《残酷共和国》一文,称“数十万中国穆斯林通常被不分青红皂白地送入再教育营地,一次往往持续数周或数月,不清楚自己何时能离开,抑或是否能离开。”

西方媒体和机构,认为中共对新疆当地居民进行了政治洗脑,是“有系统的人权侵犯行动”。北京反驳称,所谓“再教育营”其实是“培训中心”,旨在阻止伊斯兰极端主义在新疆蔓延。这些中心的培训期从几天到一两个月不等,那些经过培训的人可拥有获得好工作的技能。双方的对立如此尖锐,即便中国政府已经多次公开组织新疆参访团,到了今年7月初,仍然有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在内的22国向联合国“呼吁中国停止拘押新疆维吾尔人”。

但是局势转变的势头无法否认。首先,是北京在新疆问题上终于学会了主动与外沟通,以人权回击人权:自2019年以来,中国官方媒体先是公布了2018年末邀请12位各国驻华大使访问新疆的新闻,2月,中国外交部强硬反击了土耳其指责新疆问题,而后中联部与新疆政府邀请30国200名政要高调宣传“新疆的民族政策”。3月18日,中国发表《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称“中国新疆的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是国际社会反恐怖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符合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基本人权的宗旨和原则。” 这些表现方式与手法,不得不说是中国政府对外沟通的一个进步。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24国的记者,一连9日在新疆多地采访。(新华社)

其次是新疆经济的高速发展,查找2012年至2017年新疆地区数据可以发现,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52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17年的10920亿元,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909亿元增加到1465.5亿元,年均增长10%。尤其在中国政府今天力推“一带一路”政策下,拥有广袤土地面积和丰富资源的新疆,更加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这一点,即使是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人也不能否认。例如对于新疆“再教育营”持续关注的《纽约时报》2019年2月11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能将不毛之地变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吗?》的文章,此文作者尽管也“政治正确”地谈及了新疆“再教育营”的争议,但是也十分纠结地写到“从我们在边境的位置上是看不到这些(新疆再教育营侵犯人权之传闻)的。一切看起来都平静祥和。

今年6月26日,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了《阔步走向长治久安——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5周年综述》,全面介绍了自2014年5月上述座谈会确定治疆新政5年以来新疆的变化。文章总结称“如今新疆大局持续稳定,形势持续向好,城乡社会安宁,连续30个月无暴恐案件”。这一表述,与6月25日新疆党委常委兼政府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说法接近。当时他介绍新疆当前形势称,“经过两年多实践,中国新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疆近3年未发生一起暴力恐怖案件”。

在许多西方媒体群起攻之的不利局面下,中国政府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保守变为开放姿态,这种转变的背后显然是中国政府对治疆政策效果的信心。

2019年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左)与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右)交谈。 (中新社)

从根本上治理新疆

这种信心的出现以及姿态的转变背后,是中国中央政府治疆策的转变以及效果的出现。

举世震惊的“7•5”事件之后,纠缠着宗教、民族、意识形态问题的新疆,成为中共决策层案头的紧要之事。在王乐泉的接任者——张春贤推行的“柔性治疆”也变相失败之后,2016年原本主政西藏的陈全国走马上任成为新疆书记,并迅速改变了治疆策略。

陈全国的新疆治理政策中,有两个核心关键词。一个是维持社会稳定,解决恐怖主义的“去极端化”,表述为“彻底铲除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滋生蔓延的土壤”。这种做法被视为强硬的政治手段,招募大量人员进行社会维稳,甚至将维族年轻人“从清真寺中拖到企业去挣钱”,都是试图“去宗教极端化”。也请注意,此处是去“宗教极端化”,而非“去伊斯兰化”,中国政府并非是想让维吾尔族人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

而最关键的重要一步,就是加强“民生”,解决就业。可以看官方的一组数据,2019年新疆两会报吿的数据显示,新疆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47.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80.5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报吿称,新疆还持续实施南疆(维吾尔族人聚集地)四地州三年十万人转移就业计划,深度贫困家庭劳动力有组织稳定转移就业7.5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24万人。落实22个深度贫困县3年10万人就业扶贫规划,推动疆内跨区域转移就业、向兵团转移就业、向援疆省市转移就业。常态化推进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职工就业安置。确保今年(2019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0万人次。

贫穷是恐怖主义的土壤,解决就业,解决贫困,中国政府对于新疆的治理正在抓住中共政治中那个很流行的那个术语——“牛鼻子”。所以转变就此出现。

其实关于新疆局势的变化,值得参考的还有负责新疆事务的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表态的不同。2018年4月和2019年3月,汪洋两次前往新疆调研,第一次调研时表示新疆“巩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研究如何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取得的成果”,第二次则表示“新疆大局稳定,形势持续向好,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句“大局稳定”,表示了中共对于新疆局势扭转的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