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留学生享“超国民待遇” 中国软实力支出得不偿失

撰文: 张岩
出版:更新:

近日,在中国舆论场上充斥着一股“排外”情绪,这股情绪如此激烈,以致有人喊出了“洋垃圾何时滚”的口号。这场由有关在中国的留学生享有“超国民待遇”引发的争论,已经不只是在民间话语中传播,还引得中国官方媒体也纷纷参与其中。

对中国政府不计成本吸引留学生的政策不满的中国民众的情绪由来已久,本次爆发则是源于两件有关留学生的事件:一则是山东大学为留学生配备“异性学伴”;一则是在福建省,涉嫌袭警的外国留学生仅被警方“口头教育”后了事。

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网络图片)

在山东大学的事件中,中共党媒《人民日报》网站发表评论称,“为留学生配学伴,不是自卑就是自作多情”,并连发三问:山东大学骨子里有没有洋人高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如果没有,凭什么公开为外国留学生配学伴?中国每年那么多学生出国留学,有几个学生能享此殊荣,有哪所国外高校为中国学生制定过类似制度?在福建省的事件中,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中国人用粗暴态度对待警察,面对的更大可能是“刑事拘留”措施。

许多中国人不解,政府为何要如此不计成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招徕”留学生来中国,更重要的是,如同在中国发生的许多公共政策事件一样,对于这件事自始至终决策的无参与感和无力感,更加重了不少中国人的愤懑情绪。在中国政府宣称将对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一视同仁,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之时,看来,有关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成为在中国公众眼中“媚外”文化潜藏的角落,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能力和大手笔资金支出的必要性和程序正义。

中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名目繁多的奖学金项目。(VCG)

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引发中国民众反感

有中国自媒体文章这样写道:

“2018年,来华留学教育预算为332亿,如果你只是觉得听起来很多,但没有具体概念,那么不如了解一下,中国30年希望工程,总共筹款140亿——30年比不上留学生半年的钱。这是中国教育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一角,在这个夏天开始崩裂。”

这个人为设置的场景对比,将中国人带入了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均的中国,而在天平失衡的一端,超量的留学预算占据了中国人心理失衡的相当大一部分份额。

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的留学生达44.3万,比2015年增长11.35%,是世纪之初的8倍之多,这一数据使得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进一步攀升到49.2万人。

7月9日,一名埃及留学生在福州违反交通规则还推搡警察,此后仅仅被批评了事。事件在中国网上引起热议。(网络图片)

中国财政持续增加资金投入,支撑起为留学生提供的名目繁多的各类奖学金。这其中既包括中国中央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也包括各省、市以及某些学校的奖学金。如江苏省的茉莉花奖学金、浙江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全额奖学金。除常规项目外,中国政府奖学金还有一些面向不同地域的量身定制的留学项目,如长城奖学金项目(面对发展中国家)、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东盟大学组织项目、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一带一路奖学金”等。

一般而言,这些奖学金中既包括学费,也包括生活费用以及医疗保险等周到的服务。

在庞大的资金投入和周到的政策体系服务下,留学生在许多中国学生和普通民众眼中,享受着中国人自己都没有享有的“超国民待遇”。相比于普通中国学生挤在六人间或四人一间的在炎热的夏季没有空调的宿舍中,留学生则普遍入住两人一间甚至单人间宿舍,并且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异性学伴”只是为这种待遇差别加上了一个新的注脚。

北京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宿舍,条件明显好于中国学生宿舍。(北师大网站)

除此而外,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留学生享有的高额奖学金与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并不匹配。许多老师抱怨,留学生在自己的课上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纪律和尊重,学业也是一塌糊涂,在考试中为了其能通过不得不放宽评分标准。

中国为何“优待”留学生

在中国官媒的叙事模式中,留学生的数量是中国“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中国教育官员的远景中,到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

在硬实力已经蒸蒸日上的今天,中国期待在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上上演另一个版本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以及“超英赶美”。 不过,有人质疑,中国给予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是否能赢得他们的真心尊重?

中国正处于崛起的过程中,这既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器质层面的崛起,无疑也要伴随以文化心理层面的调适。对于曾经贫弱的中国而言,“洋人”享受超乎一般中国人水准的待遇如果是一种不得已,那么在今天,这种“超国民待遇”清单上的名目自然应该越来越短。

既然中国已经宣称,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中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开始享有一视同仁的竞争规则,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已经取消。那么,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正在成为政策制定和文化心理层面潜在的“媚外”心理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的揭开,正在激起许多中国人的民族情绪。

因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不必定义为政府用高额奖学金“招徕”留学生来中国留学;也不必定义为外国人可以在中国享有超国民待遇;“影响力”不能是无视平等、差别对待的“尽地主之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是倒贴大量金钱营造一个拥有文化软实力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