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香港示威升温 台学者:长期累积的不信任感是关键
香港周日(9日)爆发反《逃犯条例》修订示威游行,12日更发生流血冲突,特首林郑月娥当晚则将集会定性为“公然、有组织地发动暴动”。
对此,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信贤接受多维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次事件的爆发,显示香港市民对于港府和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相当低。而港府快速定性、态度强硬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北京已将此事升高为美国对中国大陆打贸易战、科技战等诸多战线其中一环。
(撰文:杨家鑫)
王信贤说,港民对港府与北京的不信任感从2003年《基本法》23条立法争议开始累积,包括特首直选落空、“雨伞革命”等;此外,也包括结构性物价上涨,年轻人收入没有增加,造成民众对港府、北京失望。
他认为,这次“反送中”只是爆发点,对港府与北京的不信任才是他们上街头的关键。这次事件的爆发,显示港民对于港府、北京的信任程度相当低,至少对于愿意上街游行的人来说是这样。
快速定性代表香港越来越“内地化”
王信贤受访时还指出,集会已经被定性为“公然、有组织的暴力活动”,还有境外势力介入,“定性的速度有点太快了。”这次的定性意味著,首先港府动用资源会更多,将超过一般警方装备,特警也有机会投入;其次处理手段可以不受限制,可能不只塑胶子弹;其三,对象可以更广,不只是上街的参与者,推波助澜的媒体、议员都可以是处理范围。
他又称,港府快速定性这个事件,代表香港越来越“内地化”,这是长期演变的过程。如何定性事件是港府、北京、民众之间的关系最关键的一点。
王信贤指出,从特首、大陆外交部快速定性事件,展现北京对此事件的态度强硬,一部分原因是在中美对抗的气氛下,北京觉得美方介入的痕迹很重,已经将其升高为美国对中国大陆打贸易战、科技战等诸多战线其中一环。
他认为,此次“反送中”已成为国际事件,各国纷纷表态,事情会越来越复杂,很难一下子解决;其二,港府要让法例过不难,但强行通过的后遗症会很多,而如果不过,北京威信会下降,这是中共领导人不能容忍的。
第三,香港原本是“一国两制”样板,今年刚好是《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北京大谈“台湾方案”,现在“一国两制”已被标签化,又碰到台湾大选前,这个议题肯定会继续吵。
王信贤表示,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才见面,刚有好开头,就被这次事件干扰,北京的节奏也被打乱。整个加起来,这次对北京来讲,完全都是负面消息。
他认为这次事件对台湾最大的意义在于,2020年总统大选已经悄悄转变概念,从“统独”转为“民主与反民主”的议题,“反送中”事件已加深、加强这个变化。同时,未来大陆民众与港民的对立将有可能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