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泄天机】回顾“马歇尔计划” 见证霸权的历史岁月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George Marshall)于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构想(又称为“马歇尔计划”),希冀能挽救二战后欧洲的残破经济。
马歇尔主张:“我们的政策不在对抗任何国家或主义,而是对抗饥饿、贫穷、绝望与混乱,其目的在求有效经济在世界的复兴,俾使自由体制在政治与社会情况摆脱困境后得以存在”,同时又强硬地警告:“任何政府如果企图阻碍他国的复兴,切莫指望我国的协助”。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右三)前往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援助欧洲的构想。(The Harvard Gazette)

“马歇尔计划”清楚地点明“经济复兴”与“自由体制”两大美国外交目标,也呼应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稍早之前于3月向国会提出、支持自由国家抵抗专制国家的“杜鲁门主义”,只是将针对苏联的矛头暂时软化,代以重建欧洲经济的字眼,但仍刻意暗示可能会有国家意图阻挠复兴,明眼人一看即知是指苏联。

此外,马歇尔还强调应由欧洲自行请援,以免显得美国有意主动介入,这无非是地缘政治的伪善包装。因此,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根本动机是塑造凭自身力量主导的新国际秩序,并非纯粹出于扶助欧洲的善意。

而要实现该目标,势必得达成三项要点:

一,尽可能输出美国商品与资本,满足出口需求和增加欧洲对美的经济依附;
二,打破英国“帝国特惠制”(Imperial Preference)下的封闭市场,将英镑区、甚至整个欧洲转变为美元势力范围;
三,围堵共产主义,利用经济武器分化苏联与东欧国家,甚至切断或限制东西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孤立共产阵营。

1944年,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Andrei Andreyevich Gromyko)还分析,苏美两国在政治与经济上仍有合作基础,毕竟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和原料。

于是,1945年1月,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Vyacheslav Mikhailovich Molotov)衔命正式向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请求60亿美元(约合470.37亿港元)的贷款。

没想到杜鲁门彼时已决定对苏改采强硬态度,白宫法律顾问柯利弗德(Clark Clifford)于1946年9月警告称,“答应向苏联政府或苏联势力范围内其他国家政府提供经济援助,以及与这些国家开展民间贸易,其结果都将增强克里姆林宫向全球扩张的计划的实力”,认定“只要苏联工业的发展是用于增强自己的军事潜力,对苏联提供经济援助就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安全”,要求美国改援助受苏联威胁的国家,以此“有力地证明资本主义至少是可与共产主义匹敌的”。

1947年6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资料图片)

因此杜鲁门开始对苏联的请求装聋作哑,拖延到1945年12月时还假称自己从未收到苏联贷款的正式申请。1946年3月,美国国务院才不得不承认曾接到苏联的请求,但又推托道“忘记”文件放哪,其抵制苏联的心态已显露无遗。

正因为美国的敌意昭然若揭,故当马歇尔演说后,欧美认为这项援助势必排除苏联。尽管马歇尔稍后在英国外相贝文(Ernest Bevin)的催促下,才赶紧补充称援助的适用者是“亚洲以西”的欧洲国家,但这种欲盖弥彰的态度已没法欺骗苏联。

苏联官媒《真理报》在6月16日就不客气地指责“只是杜鲁门主义的重复,运用美元的资助,施以政治的压力,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一种策略”,并揶揄马歇尔补充“亚洲以西”,不过只是“试图要让美国民众误以为马歇尔先生真正愿意参与整个欧洲的经济复兴,而实际上是要将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

当时,在欧洲街头可看到居民为反对“马歇尔计划”的游行。(资料图片)

连美国媒体也洞悉这种拙劣的技俩,《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便于6月18日报道称:“这一注释的目的,在向苏联开一扇门,华盛顿人士认为,苏联是不会进来的”,显见美国人也看得出自家政府没设想过苏联会加入。

不过尽管如此,苏联外交部长仍在英法两国的邀请下,带了89位经济专家前往巴黎商讨“马歇尔计划”的细节。毕竟,若能在平等的条件下争取到美援也不算示弱。再说,苏联内部已拟妥谈判底线,即“关于美国给欧洲国家的经济援助的问题,不应当从‘为欧洲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观点’出发来进行讨论,而应当由欧洲国家自己拟定申请的方法对上美国援助(贷款和提供商品)的经济需求来进行讨论”,防止美国意图主导援助侵夺受援国的主权。

1949年12月21日,在比雷埃夫斯港卸下几袋面粉之后,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游行,庆祝第100 万吨马歇尔计划货物运抵希腊。(资料图片)

因此,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主张,应由各国评估自身需求后提出重建计划,再向美国陈述需要多少款项,并批评英法拟议的“指导委员会”(即日后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形同“经济监察团”,并指控英法迟早会操纵该委员会,干涉参与国的内政。

苏联的抨击并非无的放矢,因为按美国的计划,确实是希望整合欧洲成一依附美国的经济体,同时还要防止其茁壮为具备反美潜力的联盟,故千方百计想设置一个负责分配美援的欧洲组织,藉著控制财源进而掌握各国。除了苏联以外,瑞士、北欧诸国也强调“马歇尔计划”不得侵犯自身主权,可见这些国家均发觉美国包藏在巨款中的野心。

但在美国的强势姿态面前,西欧18国最终仍于1948年4月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并接受美国以逐年给予而非一次交付、受援国还得另提供战略资源的苛刻条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挹注。

在德国西柏林,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美英法占领区内,正进行大规模重建,墙上挂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标语。(资料图片)

此外,美国还要求受援国得储存一笔与美援同等数额的本国通货,没有双方同意就不能动用,这形同剥夺经济主权,使美国资本得以渗透。美国甚至要求受援国得详细交代每笔款项的用途,这也和马歇尔最初在演说中提倡、由欧洲自行请援和自助的精神全然背道而驰。

加上1948年3月30日,美国为封锁苏联和东欧,通过《经济合作法》(Economic Cooperation Act)第117条修正案,规定“马歇尔计划参加国如果向非参加国出口美国禁运物资,经济合作署署长有权拒绝向该出口国提供利用马歇尔计划援助得到的那些物资”,赤裸裸地以国内法勒索西欧配合美国的对苏围堵

日后,美国又于1950年主导成立秘密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禁止或限制战略物资或高科技产品输向共产国家,大大打击了东西欧之间原有的贸易联系,使西欧社会虽然在美援下复苏,但也随之成为美国经济的附庸。

图为当年马歇尔计划援助表。(涂柏铿制)

所以,在评价“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时,虽然得肯定美援重建欧洲经济的正面贡献,但仍不能忽视其本质是美国扩张和反苏的战略工具,也不能随意谴责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抵制。

再说即使到了今日,美国仍对欧洲尝试自主的任何企图都抱持敌意,不愿欧洲联盟进一步统合与壮大、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等等,更不欲欧洲诸国同俄国间有太密切的经贸往来,如美国多次抨击俄国与德国“北溪2号”(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线的建设项目,就是个明证。

2019年5月,美国能源部长佩里(Rick Perry)还扬言,参议院将通过制裁“北溪2号”项目的法案。该法案目前被暂时命名为《捍卫欧洲能源安全法》(Protecting Europe's Energy Security Act),申明“美国和欧洲之间、与美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以及全球繁荣与和平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说穿了,这法案不过仅是加强美国对欧宰制、削弱欧俄关系的工具,还有扫清美国天然气贩往欧洲的障碍,保障的根本不是欧洲安全。因此,从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迄今的政策演变,不难看出美国利用强大国力,威逼他国建立经济与科技壁垒封杀敌手、进而巩固霸权的做法,早已其来有自。

只是昔日美国处心积虑想打垮的是苏联,而今掉转枪头瞄准的国家,则是蒸蒸日上的中国。历史的相似性,值得教人省思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