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国深陷“垃圾恐慌” 岂能归咎中国“洋垃圾”禁令?
2018年1月,中国开始实施全面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的政策。1年多以来,全球多国陷入“垃圾恐慌”,一座座难以处理的垃圾山,俨然成为城市里“最丑陋的风景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垃圾处理难题,有西方传媒和官员却本末倒置,怪责中国的洋垃圾禁令。美国官员甚至向WTO控诉中国的新政“对全球金属废料供应链造成根本性破坏”,要求中国停止相关措施。
事实上,中国本就无义务接收来自全球的废物,禁令可谓“迟来的正义”,恰是重视生态环境、维护国民健康福祉的体现。无端指责中国的垃圾禁令者,亦只会显露其自身的虚伪和贪婪。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亦告诫,各国应自己减量、处理和消化自己产生的废物,为世界承担更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要烧5年的“垃圾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年3月报道指,韩国的消防员已连续3个月与一座不断复燃的垃圾山“战斗”。这座垃圾山高15米,重达17万吨,需要5年才能燃烧殆尽。
报道指,该座垃圾山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大火波及温室大棚,不少农作物都化为灰烬。当地政府向居民发放了防尘口罩,但仍有居民控诉身体健康受到伤害,有人说“我的眼睛痛,头也痛,所有居民都在受苦。”
报道进一步指,中国2018年起实施的洋垃圾禁令后,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垃圾减少了90%,这导致首尔街头垃圾遍布。如今,韩国已转以东南亚国家作为大量不可回收废物的倾倒场。
澳大利亚——想尽办法处理垃圾
类似现象并非韩国独有。据澳大利亚传媒2018年4月报道,由于中国的垃圾禁令,澳大利亚不得不自行开始处理这些垃圾,垃圾处理成本骤然上升4至5倍。
由于垃圾回收成本直线上升,昆士兰州伊普斯威奇市(Ipswich City)政府决定将垃圾直接送入堆填区掩埋。昆士兰州图翁巴区(Toowoomba Region)政府则指,澳大利亚曾经有回收行业,直到中国进入市场,这些行业才逐渐消失,澳大利亚如今需要重新发展这一行业。
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则在疯狂地思考对策,将垃圾分解制造成路面、游乐场设施和公园长椅。政府还全面实施超市禁塑令,要求超市不再为顾客提供免费的一次性胶袋。
新“接收者”苦不堪言
另一边厢,英国亦缺少回收塑胶垃圾的必要设施。据早前报道,在中国禁令颁布后,该国只能将垃圾先送往越南、印度等国,但后者能够接受的规模有限,若焚烧还将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不少国家都将垃圾转往东南亚、南亚等地,这些新的“接收者”苦不堪言。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2月报道,马来西亚俨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垃圾进口国,其中一个小镇几乎被1.7万吨塑胶垃圾淹没,非法工厂燃烧塑胶垃圾产生的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健康。
当地居民恩古女士说,塑胶燃烧引起的臭味非常强烈,她剧烈咳嗽,甚至咳血。“我夜间无法入睡,因为气味太浓烈了。我好像变成了僵尸,一点力气也没有。”
另一名当地居民贝拉.陈(Belle Tan)发现,离她家1公里处就有一个非法工厂,那些燃烧的塑胶垃圾严重影响了她11岁儿子的健康。“他身上起了很多湿疹,包括肚子上、脖子上,腿上和手臂上。他的皮肤一直脱皮,碰一下都痛。我很气愤,为儿子的健康担心,可是我能怎么办?空气里充满了怪味。”
美欧官员怪罪禁令 缺乏同理心
回望去年3月,有美国代表在WTO会议上对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及后续举措感到关切,称“中国对再回收商品的进口限制,已对全球金属废料供应链造成根本性破坏,导致这些废料无法进行有效的再利用,走向废弃一途。”又指美方清楚中国在环保方面的疑虑,但北京的做法似乎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且产业跟不上政策变化的速度,来不及调整。
欧盟参会代表则认为,中国的新政策将迫使废料被转运到可能不具备安全回收能力的第三国,亦可能直接堆填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欧盟还质疑中国禁令的科学性,有几个成员国表示,他们赞赏中国的目标,但并不信服中方的做法。
正如中方代表在会上的回应指,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处理掉自己产生的废物,中国人口众多,必须限制废品的进口,保持国内环境的清洁。这些西方官员显然忘记,这些垃圾是由谁大量制造,又应由谁负责收拾。当他们亲身体会到处理废物的困难时,不仅没有意识到中国多年来付出的环境等代价,更高高在上地指点中国,蛮横要求继续帮他们的无节制消耗“执手尾”,实属极度缺乏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