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海军阅舰式】海洋纠纷未解决 菲日多国为何仍给面子?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昨日中国海军举行建军70周年阅舰式,有十多支外国舰队参与,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多国海军的代表团团长,并就海洋权益问题明确表示:“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动辄就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席间有不少国家正正与中国有海洋主权纠纷,更加令这一段话耐人寻味。

山东青岛海面云集十多支舰队,中国亦派出麾下最先进舰只展示人前,但这场阅兵典礼最引人关注的不只是巨舰大炮。如果对于近年中外关系有所知悉,甚至只需留意近月国际新闻,就会发现在参与阅舰式的国家当中,有些与北京“口和心不和”,有些则分属不同阵营,更有些处于长年龃龉冲突,因此最有趣的问题是:为甚么这些国家都愿意给中国充份“面子”?

习近平登上西宁号检阅舰。(新华社)

对日舰挂“旭日旗”保持弹性

这部份要归功于中国的外交弹性。例如日本与中国就东海主权问题争执不断,双边关系因钓鱼岛归属而长期“低温”,不过是次日本派出“凉月号”护卫舰来华,并表明会挂上“旭日旗”,中方未有随因此而取消其行程,相反以外交大局为重,未有随便挑动民族主义神经。由于北京一事归一事,避免上纲上线,才容让两国军舰得以同场巡弋,标志中日之间关系迈向解冻。

除了东海主权问题,阅舰式上亦不乏牵涉南海主权争议的国家,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均有派舰来华。最为瞩目的当然是菲律宾,不过是三四年前,马尼拉在“临时仲裁庭”状告北京,两国骂战不断,时至今日却由经济以至军事都关系愈趋紧密。即使就在典礼前早几日爆发事端,菲国指责中方派渔船围堵其所控制的中业岛,依然无碍菲舰现身中国海军盛事。

中国在南海施展博奕能力

菲律宾的行为模式要大概要“归功”于中国的博奕能力,一边是加强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控制能力,例如大规模填海造岛,另一边是协调推动各国开发南海资源,如与争议各方商议《南海行为准则》。由于有效施展自身实力,同时保留斡旋空间,北京足以保持局面斗而不破,以至逐渐主导议程,因此菲越马三国都倾向“给面子”,在中国的军方盛事亮相。

扩展至中美在西太平洋角力,即使美国只派一个上校作代表,其盟友澳大利亚却特意派出“墨尔本号”护卫舰来华。就南海主权争议,澳大利亚一直支持美方所提倡的“航行自由”,到了最近更响应华府动员,宣布封杀华为。尽管如此,澳大利亚仍需在阅舰式摆出友好姿态,可见不管在国际舞台闹得如何天翻地覆,中澳两国自有不言自明的默契:坎培拉始终得承认中国是亚太政经轴心,而北京亦有需要展示海纳百川的大国自信。

官方冀呈现“命运共同体”

其实习近平在阅舰式谈到海洋权益问题,既是应景之作,更是有意藉盛大场合向外界表达中方的外交思想。一如近几年的“主场外交”活动,阅舰式亦在于宣扬“命运共同体”此核心概念:“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从上述嘉宾名单即可看到,即使东海、南海和西太平洋短期内不会消弭,中国有足够的外交空间,展现“命运共同体”的含义:中国采取有效手段以捍卫自身权益,但也承认各式各样的争议存在,于此和平协商是首选方案,而北京亦会推动相关议程。更为要者,中国希望表明自身有足够外交空间,将远近邻居集结在一起,在风风雨雨中维持各方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