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台港政坛同陷闷局社会思变 “港版韩国瑜”会出现吗?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3月28日结束访陆行程回台,回顾过去7日他走访香港、澳门、深圳和厦门,所到之处都有不少“韩粉”拉横额欢迎,他们身穿印有Q版韩国瑜的T恤,摇旗呐喊呼吁“土包子”竞选台湾总统。这些举动虽然难免引人侧目,可是的而且确反映人心思变。
香港“中国同盟会纪念会”主席李崇威便表示:“(韩国瑜)不官僚嘛,我从他开始选举就观察了很久,国民党很久没有这样的政治人物,马英九内任虽然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错,但一样被王金平这种小人牵制,韩国瑜就不会。”他更认为韩国瑜拥有不同于现在国民党政治人物的特质,可以成为“带领中华民国走出新气象的人”。

香港的中国同盟会和中山研究会成员早上8时30分就在机场等待韩国瑜到来。有中国同盟会成员受访表示,希望韩国瑜参选2020年台湾总统。

就李崇威所讲的“官僚”和“新气象”,港人亦有所共鸣,期待香港能出现一个“接地气”的政治家,摆脱官僚主义习气和政治泥浆摔角,促进民生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安定繁荣。

台港均染上“繁荣病”

首先台港两地都面对相近困境,亦即在过往数十年高速发展后,经济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似乎都陷入“繁荣病”,影响波及社会各阶层。以年轻人为例,月薪22K新台币至今仍常挂在台民嘴边,用来表示薪金微薄又增长无望,无谓追求缺乏现实条件的宏大“理想”,不如就静静守住“小确幸”还更舒服些。

香港年轻一辈都持有这种心态,或者更为严重,因为不单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升,而且楼价暴升可说是达到失控程度,不要说成家立室,连安居乐业都成问题。换言之,不论是台湾和香港,代表未来希望的年轻人都陷入“闷局”之中,而他们的生活和生计问题都不是他们个人的事,其父母子女都会受影响,“啃老族”和“隔代贫穷”正是例证。

来自台北的张先生(右)表示,自己从台北来到厦门,一早便赶到校门口守候。旁边的是厦门人洪先生(左),两人都是“韩粉”,身穿“韩国瑜T恤”表示支持。(李虎门 黄奕霖摄)

官僚未能打破社会闷局

在此情况下,有谁不希望有人能走出来打破“闷局”呢?不过纵观台港政坛,完全是一派死气沉沉的走马灯,旧人换新装再上场,在台湾有“老蓝男”如王金平和吴敦义仍觊觎总统宝座,在香港一批又一批政务主任当上局长司长,沿袭官僚作风只求守成,不求开创新局面。

快人快语、政策阐述直截了当、不介意以秃头作推销形象,韩国瑜“接地气”的竞选风格,正好击中选民求新求变的心理。他不是政治素人,但正如李崇威所言,韩国瑜没有给人一种官僚习气,简单一句“人进来,货出去,高雄发大财”就足以打动人心,表达普罗大众求安定富足的生活基本需要。

香港需要擢穿“国王的新衣”

“韩流”既然能够在台湾掀起风潮,假如香港也有一个“港版韩国瑜”,大概亦能触发同样回响。每日听著官僚“录音机式”发言,政客们不思索如何推动结构改革,以至百物腾贵、医疗教育资源紧绌、交通挤塞等问题每况愈下,困扰每一个升斗市民的日常生活。纵观各种“深层次予盾”和潜在社会危机,再加上避重就轻的官僚和政客,香港或者都需要一位“韩国瑜”,揭示千疮百孔的真相,当那个擢穿“国王的新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