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提“颜色革命”威胁 危机意识一直都在
2019年1月21日,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由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题研讨会上,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定为中国当下七大风险之一。在此前几天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公安部长赵克志亦强调要“以防范抵御‘颜色革命’为重点,坚决打好政治安全保卫仗”。
须知道对于意识形态挑战,中共一直都有危机意识,因此近年推行多项党建改革,反腐整党。正正在此“长期格局”下,内部经济转型和外部地缘政治压力成为“触发点”,在社会层面引发一些沸沸扬扬,促使领导层重申“颜色革命”的威胁,警惕意识有所增强。
首先归根究柢,“政治安全”的含义是中共政权安全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安全。其实在2017年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当时习近平也提及:“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
长期格局:官方意识形态不断弱化
尽管中共最高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并不多提“颜色革命”、“和平演变”之类的话,但据称在内部场合,这种论述一直存在。习近平近日的再三强调,突显出中央对“颜色革命”的警戒最近有提升的迹象。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且正值建政70周年,为何还要频频提及“颜色革命”?
要知道,中国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计划体制转型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上的日益市场化、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分化、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其间官方意识形态却一直处于不断弱化的状态,不仅对青年一代缺失吸引力,即便是中共的官员也有不少对其失去信仰。
触发点:经济转型与中美角力
对于中共来说,苏联解体始终是对政治安全的警示,危机意识一直都在。至于近日三番四次发出警告,实缘于内外因素交织下,“触发”重申“颜色革命”威胁的必要性。内部是经济改革如“三去一降一补”所带来的震动、GDP增速创下30年新低等;外部如中美地缘政治角力,贸易前景不明朗等,其对中国造成的冲击在舆论中被有意无意的放大,这时候作为执政者的中共有所警惕都不足为奇。
放眼历史,政权更替经常发生在改革期间,晚清是如此,苏联亦是如此。时值改革开放再次面临转捩点,中共眼见种种“前车之鉴”,难免会对潜在动荡局势有所防范。不过打铁还须自身硬,加强管制是其中一种应付手法,但更重要的是切勿重蹈苏联故步自封的覆辙,必须对内对外均按国情保持改革开放步伐,务求社会经济踏上全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