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华.观察】借鉴40年前著眼大局 中日暂时搁置钓鱼岛争议
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访华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中习近平指出,现在中日关系已经重回正常轨道,而安倍则表示希望可以开拓中日“化竞争为协调的新时代”。与过去几年中日关系的状态相比,两国领导人这番表态可说是十分积极。
从目前双方披露的信息来看,安倍晋三此行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经贸方面。但关于长期影响两国关系的二战等历史争议问题及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等问题,中日在联合记者会与新闻稿中都未提到。
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称,安倍晋三在访问期间向习近平提出,要求改善两国在争议岛屿方面的情况,双方就加强沟通、避免不测事态达成了一致。日本外相河野太郎26日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会谈,要求撤除中国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设置的浮标。王毅未直接回应,但考虑到东海问题等,强调称将妥善处理意见的对立。双方就决心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进行了确认。
造成中日关系冰冻五年的原因就是由于争议岛屿问题。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花费20.5亿日元收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中国强烈反应,此后中日外交摩擦也一直不断。
日本有声音表示,日本在用搁置争端问题换取与中国关系缓和的机会。共同社26日的报道认为“日本政府著眼于中日友好,已经事实上搁置钓鱼岛争议”。 文章指出10月25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确认当天中国海警船连续第6天在钓鱼岛毗连区内航行。而当天下午,安倍在与李克强总理座谈时表示“在值得纪念的这一年实现两国首脑互访,应该共享喜悦。” 共同社认为,可见安倍无意提出钓鱼岛问题给喜庆氛围泼冷水。
文章引述日本外务省人士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当中方有船只进入日本领海,日方外务省人员仅会以手机致电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相关人员阐明日方立场,这种做法实际已流于形式。“这是一种旨在避免对日中关系产生影响的智慧”。
2012年9月10日,中国外交部曾就日本“购岛”发出严正声明。当时中方就指出了钓鱼岛问题的唯一出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著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门由此开启,中日关系才有了40年的巨大发展,东亚地区才有了40年的稳定与安宁。” 日方应“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安倍晋三此次访华正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这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中日双方没有太多提及领土及历史争议问题,“钓鱼岛问题放一放”,借鉴40年前老一辈领导人著眼大局,坚持和平友好大方向,推动中日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