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测器预计2021年登陆火星 2030年展开木星探测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中国近年大力发展航天科技。最新消息指,中国将于2020年和2028年先后进行两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预计能在2021年首度登陆火星。此外,中国亦计划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在月球建设科研站、利用航天技术监测全球气候和地震机会等。

中国探测器将于2021年著陆火星。图为中国首颗火星全球遥感与著路巡视探测器原理样机在201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出。(视觉中国)

昨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介绍中国太空探索领域诸多规划。

与会的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表示,今年12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软著陆,并将在2030年前初步规划四次任务,包括采样返回、登录月球南极和北极,此后还要建设月球科研站。

今年12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软著陆,并将在2030年前初步规划四次任务,包括采样返回、登录月球南极和北极,此后还要建设月球科研站。(视觉中国)

利用航天技术监测全球气候和地震机会

李国平又道,中国已初步明确规划出四次深空探测工程。第一次任务计划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10个月的航行,2021年到达火星,著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其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中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目前火星第一次探测任务正在实施,另外三项任务正报请国务院批准。

而在卫星领域,李国平指出,中国将加强利用航天技术监测全球气候,目前有两颗卫星已经立项启动,一个是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主要用于监测温室气体;另一个是陆地生态监测卫星,主要用于监测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等。同时又启动电磁监测卫星,通过电磁监测研究地震发生的几率,后续还将发展重力梯度测量卫星,同于测绘所需。

计划在2028年首飞的长征九号,运载能力将是长征五号(图)的5倍。(视觉中国)

长征八号将于2020年发射 

火箭方面,据李国平介绍,长征八号新型火箭正在研制中,该火箭配置两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捆绑了2台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计划2020年发射。同时正在研究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技术,其预料将超过90米长,芯级直径达到10米,低轨运载能力100吨左右,初步设计最高140吨,将是长征五号运载能力的5倍,计划在2028年首飞。

中国商业火箭公司近来陆续发射自主研发的小型火箭,李国平表示,政府对商业航天的态度可以用“鼓励、有序”来概括,既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相关航天活动,同时会加强管理。此外,官方近期将下发《关于加强航天运载火箭科研生产实验及发射服务工作的通知》,规范管理发射活动,未来几年还将出台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亦开始探索建设开放共享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航天法”也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