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关注国企民企何去何从
撰文: 吴梓枫
出版:更新: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50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9月16日在京召开,除刘鹤、楼继伟、吴敬琏等官员和专家有出席会议外,会上亦有专家谈及有关国企、民企的问题。
杨伟民:十九大要求意味着逐步取消所有制
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表示,资金运用应突破所有制的歧视,并指“很多金融机构用所谓的政治正确、政治安全代替市场规律、金融规律,导致资金配置效率越来越低下”。
他表示,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新时代单单是简政放权还不够,还需要同步推进减政减权减税减费的改革。他指出,长期应该逐步淡化并取消国企、民企、外企的所有制分类,按照中共十九大要求,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在法律上要一视同仁,政策上要平等对待,他觉得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要逐步取消所有制的这种分类。
姚洋:资产即使在民营企业家手中也是在中国
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则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大格局发生变化,国进民退现象比较突出。李扬指:“这一次的国进民退,是民企在面对经济下行剧烈压力下的一个自救措施。”
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则认为,国企混改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总是悬在国企改革头上的一把刀,现在更加尖锐。姚洋称:“我们的思路应放宽阔一些......资产即使是在民营企业家手里也是在中国的,这是社会资本。”
此外,姚洋认为如果搞混改的目的是让国企去把民营企业给吃掉,特别是在民企最困难的时候,那国企就是趁虚而入,强调这不是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国企应该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