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新书分享新闻发布会背后故事:坚持沟通传播中国声音
全国人大外事委副主委、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昨日(9月13日)现身北京大学“博雅视界”外事大讲坛,出席其所著新书的首发分享会。
傅莹会上坦言,过去自己每次主持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时,都感觉“如同一场严苛考试”,过程有时甚至是痛苦的。
传播中国信息成挑战
据悉,傅莹所著的新书《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主要讲述她过去担任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的经历和体会。而“博雅视界”北京大学外事大讲坛则是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主办,讲坛主要邀请相关专家向北大师生分享涉外事务经验。
傅莹在新书发布会上说,这本书的意图,是想阐明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在目前中国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传播中国信息,维护国家形像,对中国人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她指出近年美国出版了不少由美国人撰写的关于中国的看法,当中内容不少充满臆测,一般美国人看了这些书后会对中国产生误解,甚至是愤怒,特别是如今中美陷入贸易纠纷,美国媒体和一些官员、议员讲的就带有情绪话语。在她看来,唯有更多的人坚持沟通,才能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
2013年3月4日起,傅莹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闻发言人,外交官就此走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之路。傅莹坦承:“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都如同一场严苛考试,不仅在现场答问要字斟句酌,而且还有背后海量和艰苦的准备工作,这个过程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每次发布会结束时总觉得如释重负”。
发布会是“听”的艺术
她回忆2013年3月4日第一次以新闻发言人身分步入发布会现场时,面对强大媒体阵势,压力感陡然上升,整场发布会讲得口干舌燥,可一口水都没敢喝,因为一端水杯相机的快门声就会响成一片,“对于我来讲,重要的是不能分散注意力,要保持镇定和专注,实现新闻发布会预设的传播目标”。
傅莹表示,发布会是“听”的艺术,她希望其发布会可让不同身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受众在观看、收听发布会的时候,都能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若能实现,一切努力就都值得了”。
傅莹又在书中谈到外交生涯中崇拜的第一人是周恩来总理,第二位是钱其琛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傅莹形容钱其琛是一位既严厉但又充满关怀的领导和老师,她曾两年为钱其琛做翻译。
据资料显示,傅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长期在外交部工作,曾任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2013年3月起任12届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现任13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