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应耒阳学生分流:减少大班级前提要确保学生利益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早前报道,湖南耒阳市政府为取消当地公立学校的“大班级”,突然提出“分流”方案,将9000多学生转到城郊私立学校(民办学校)就读,引起当地学生家长不满,多人上街示威抗议。教育部今日回应事件。发言人表示,减少、化解大班级是“刚性任务”,方法上因地制宜,希望当地政府在确保学生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资料图片)
+2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今日(6日)早上回应耒阳学生“分流”事件时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并要求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问题。续梅称,减少、化解大班额的任务是“刚性”的,方式方法上是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希望当地高度重视,在确保学生利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

续梅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视“大班级”的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教育资源配置还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对于学生快速流动,学校建设和师资配置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表现为区域性的教育资源不足或分布不均衡,导致产生该问题。

续梅续指,大班额在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安全隐患方面的危害有目共睹。按照国务院要求,到今年年底要基本消除超大班额,“这项工作必须要抓紧,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她又强调,教育部2016年就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制订消除大班额的专项规划,各地所制订方案要充分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

600多人一度围堵当地公安局

早前报道,今年9月1日晚,耒阳市民因不满政府为取消大班级,突然提出“分流”方案,要求城区所有公立学校5、6年级学生共9000多人,转到城郊私立学校,而纷纷上街示威。

示威者指该校收费贵、口碑差,兼且校园充斥有害甲醛气味。他们先后聚集堵塞城区6所学校、市委及道路,更一度有600余人堵在当地公安局大门口与警方对峙。期间有人扔矿泉水瓶、砖头、鞭炮、啤酒瓶、汽油瓶等,造成多人受伤。

官方在清场行动将46人拘捕,又称当中仅有1人是学生家长。湖南省委省政府事后要求,对群众反映的诉求,都要认真听取、合理采纳,进一步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同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开学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