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批高校学生会如“小官场” 上位靠关系、与主席拍拖包做干事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广州中山大学学生会早前爆出丑闻,学生会公布新一届干事任命名单,竟按照内地官场的层级架构来划分职位高低,惊见有“正部长级”、“副部长级”等。事件不低引来各界指摘,连中纪委随后都刊文批评。
内地官媒主办的期刊“半月谈”近日发表署名文章,再次炮轰有部分高校学生组织如同“小官场”,趋炎附势、拉帮结派、讲关系等不正之风盛行。有受访学生亦坦言,确有少数学生组织模仿官场陋习,贻害无穷,亟待重视。

中山大学早前爆出丑闻,学生会干事任命名单上竟出现“正部长级”、“副部长级”等。(微博)

文章引述其中一名硕士毕业生许谦(化名)透露,读书时期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怎么圆滑地搞关系”,其本身亦是靠“打招呼”而获准加入社团。在聚会吃饭时此种情况更加明显,“酒过三巡,大家称兄道弟,动不动就说‘好兄弟多照顾啊’。”

最让许谦印象深刻,是在一次校园活动后,学生会主席请各人到烤肉店吃饭,当时有五六张桌子拼成一个大桌,串烧从头到尾摆满。惟各人抵达后大多数时间都互相敬酒,几乎没有人动手吃串烧,“我记得走的时候,桌上大概还有几百个肉串没人动,但就算没人吃,学生会主席请吃饭,也要有排场。”

受访的大部分学生干事均直言,大部分人加入学生会或社团组织的人,目的只是要“刷简历”及为日后保研加分。(视觉中国)

某高校学生会副主席刘川(化名)则指,他在担任学生会“领导”期间,会有下属被要求必须记住所有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的长相,在校园内遇见时不能称呼为学长学姊,要大声叫“主席好”,“有些部长就会去揣摩主席的心思,觉得主动打招呼多了,主席有面子,还有人觉得,想在300多人的学生会出头,就得让主席认识我。”刘川表示,官场中的奢靡浪费在学生组织亦会出现,部分学生会干事热衷于聚会饮酒,相关支出会透过“校园文化建设费”报销,“跟公款吃喝一样。”

报道指,受访的大部分学生干事均直言,大部分人加入学生会或社团组织的人,目的只是要“刷简历”及为日后保研加分,背离为学生服务、为兴趣的初衷,“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当不上部长、副主席的干事,基本上大二、大三就走了”。要成为“领导”,不但要与委任老师、学生会主席亲近,甚至关乎到有否“父干”,“还有个男生,父亲是某地官员,换届选举时,主席就直接安排他跨部门做了另一个部门的部长。”

文章指内地官场的陋习已在大学学生组织内出现,“小官场”畸形文化已经萌芽。(视觉中国)

更有甚者,裙带关系在学生组织同样重要,漂亮女学生会获得优待,“跟主席谈恋爱,保你升部长,长得好看也能升部长”。应届毕业生林琳透露,其学校的人文与法学院,有一位学院学生会主席想追求学妹,他就对学妹明言,“你好好干,我带你多见见老师,当部长没问题的”,最终该名学妹亦如愿当上部长。

文章引述多名大学教授、学生组织干事表示,学生组织的“小官场”畸形文化已经萌芽,但大学是步入社会的预备阶段,“预备队”不能走上歪路,学生组织不仅要制定严格全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作出明确规定,更要真正将制度落实执行。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倪洪涛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做好“反四风”的工作,规范引导高校学风;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亦认为,在高校学生组织中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去四化”工作,避免学生组织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此外,有受访教师建议要学校避免在保研、评优等各类竞争评比中,太过着重担任学生组织干事的加分比重,并减少在竞选环节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避免“老师指定”、“学生会主席指定”等;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翁扬则指,学校要为学生组织减少行政工作,弱化行政系统对学生的评价权力,尽量回归学生自治、服务学生的职能。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