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屡遭误导转错帐 微信支付被指协助不力 腾讯遭约谈作整改

撰文: 吴梓枫
出版:更新:

内地微信(WeChat)近期传出多宗消费者因遭误导而转错帐的事件,浙江省消保委接获相关投诉后,向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发出书面《建议函》。据称,腾讯公司于本月1日已回函书面承诺对微信支付进行整改。

内地微信近期传出多宗消费者遭误导转错帐的事件。(视觉中国/资料图片)

批腾讯客服未尽职责

浙江省消保委收到多宗微信支付的相关消费投诉,当中包括消费者因被对方冒充好友头像或昵称导致转错帐、因微信朋友圈发布的虚假消息被骗钱、通过微信交易付款后却遭对方“拉黑”等个案。而当消费者遇到上述情况向腾讯客服求助时,客服却无法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浙江省消保委其后迅速组织法律专业委员会专家研究事件,发现目前微信支付存在过度强调个人私隐保护,而忽略用户实质财产权益保障等问题。

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微信已不再是纯粹社交平台,微信支付作为金融服务经营者应平衡好客户隐私保护和财产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当类似转错帐事件发生时,客服应尽力协助用户追回款项,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披露对方真实资料,而不应将个人隐私保护作为万能理由来对抗用户的合理诉求。”

浙江工商局认为,腾讯客服在处理此类事件时未尽到职责,亦未有帮助用户追回款项。当局也提出,目前微信头像、昵称均由用户自行设置。转帐时除用户昵称外,仅显示用户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且字体较小不易察觉。无论转帐金额大小均无需验证对方真实姓名等资料,容易导致转帐错误。

腾讯公司承认目前微信支付安全性及事后协助机制上存在许多漏洞,接受当局的建议。(视觉中国/资料图片)

腾讯承认存漏洞

浙江省消保委结合支付宝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防转错帐机制及事后救济措施,于7月18日向腾讯公司发出书面《建议函》,当中提出3点建议包括全面落实微信支付实名制、健全交易安全措施及完善事后协助机制。腾讯公司其后亦派人于7月23日到杭州就微信支付相关情况向浙江省消保委汇报情况,并承认目前微信支付安全性及事后协助机制上存在许多漏洞,接受当局的建议。

腾讯公司本月1日亦以书面形式向当局回复了相关改进方案,方案提出财付通(腾讯公司创办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将严格履行支付机构的法定义务,全面落实微信支付实名制管理要求,未经财付通实名认证的微信支付用户无法通过微信支付转帐。针对微信支付防转错帐的问题,财付通也在方案中表示将不断改善产品功能,健全微信支付防转错帐机制。财付通又将持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验证,如让用户补全被掩码的姓名等,以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据悉该项功能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

(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