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内地P2P骗局多 有法规不执行

撰文: 王兆阳
出版:更新:

每个P2P平台的倒下,就像踩中地雷,死伤惨重。这种现象被投资者称为“雷暴”。
BBC7月25日报导,进入7月,中国“雷暴”的平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7月第一周,至少26家P2P平台出现各种问题,这26家平台待还本金至少在150至2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BBC引述专家指出,之所以出现此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不少所谓P2P平台实质上就是骗局,另一方面则是法规没有得到执行导致行业失序。

浙江杭州,一部分p2p“难民”前往公安局报案。(网络图片)

数以亿计的资金流失,凭空突然多出数以万计的“金融难民”,谁来负责?BBC报导称,专家、从业者和投资者都认为,首先应该区分投资和骗局,如果买股票亏钱了没有人会报警,但本轮P2P平台“雷暴”潮中不少案例的内核则是骗局。

“很多声称是P2P的平台,实际上根本不是,需要区分开。”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胡荣认为,P2P平台的本质是借贷关系的中间人,做的是撮合成交的信息中介,P2P平台收取手续费用,不会因为双方的违约而倒闭或跑路。 零壹财经媒体副总裁董云峰也同意胡荣的观点,倒掉的P2P平台并不是真正的信息中介,没有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去做业务,而是通过自我担保、份额拆分、期限错配等形式逾越了信息中介的本分。“那些最终被证实玩自融、资金池的平台,本质上是非法集资,早就该亡。”

胡荣认为,有法规没有执行,最终造成P2P行业的失序,比如在美国,在健全的司法体制下,P2P企业面临持续的监管强度,就未出现类似情况。

不过,中国政府并非全无作为。上一轮倒闭潮后,中央政府启动了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行动,该项行动要求每个P2P平台必须在所在地进行登记备案,并未备案设置一系列条件,备案原定的截止日期是2018年4月,也是由此开始不合规的P2P企业逐渐跑路,到6、7月达到高潮。

然而,受访者们不认同这一轮政府采取的专项打击运动。有P2P平台的市场部经理称,运动式打击造成集体崩盘和跑路,不仅如此,舆论风声鹤唳,合规的P2P平台也丧失公众和股东的信任,“我们打击也很大,也有股东提出退出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