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官媒解读刘鹤防范金融风险发言 近月债市波动成试金石
5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并发表讲话,官媒均以其中一句为报道重点:“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公众号“侠客岛”5月17日就此分析,认为体现中国未来金融政策走向。
据知,中国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资料。单以住建部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的12个城市楼价为例,与上年同期相比,其中陕西西安4月涨幅9.4%,黑龙江哈尔滨上涨12%,云南昆明上涨10.4%,辽宁大连涨10.9%。即使中央政府多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楼价升幅依然可观,引起各界担忧个中潜藏的金融风险。
“金融腐败”大案不绝于闻
侠客岛认为,拿著刘鹤四句说话,结合近来党政机关行动,有助观察金融政策走向。例如刘鹤说“做生意要有本钱”,意在打击商界借钱投机,例子为安邦前董事长吴小晖一案,官方称其以极少量原始资本,动用“高杠杆”以掌控万亿规模的金融资产,“给社会和金融系统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难以估量的”。
至于所谓“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防控金融风险,其例有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原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等高层干部落马,在官方口径中为“治理金融乱象”。侠客岛进而指出,5月当局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征求意见稿)》,剑指资本市场利益输送、“老鼠仓”、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包括“提供礼金、礼品、房产、汽车、有价证券、股权、佣金返还等财物”。
“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收益”
既然要打击高杠杆投机,刘鹤说“借钱是要还的”及“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亦属意料之内,实则暂见中国政府迄今容许市场汰弱留强。在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全国有16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金额高逾13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时更有盾安集团面临450亿元债务危机。
另一边厢,官方于4月底公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收益。”不过,侠客岛亦承认:“接下来该怎么走,就看监管和打击的力度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