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务员最爱考察深圳何处?中国文化研究院长:猜不到是这里
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邱逸博士近日接受陆媒《观察者网》访谈时指出,香港公务员赴深圳学习时最感兴趣的并非高楼大厦或尖端科技,而是内地的网格化管理及普通街道。他强调,与其一味讲述GDP等宏大议题,不如聚焦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反而更具感染力,更能增进香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你猜,我带香港公务员来深圳学习,他们最喜欢去哪里?你根本想像不到,街道。”邱逸说,这让他意识到,内地的网格化管理等看似平凡的日常现象,实际上是提升城市治理和民众生活水平的关键。这类贴近生活的经验分享,比宏大的叙事更能激发共鸣。
邱逸并以重庆嘉陵江的治理成效为例,与巴黎塞纳河的治理困境形成对比。他指出,内地在许多领域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欠缺善于“讲故事”的能力,这在国家形象推广上是一个短板。
访谈中,邱逸将澳门形容为“一国两制”的“优等生”,而香港则因殖民历史的影响面临更多挑战。他指出,港英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带有明显的殖民烙印,弱化或歪曲中国历史,导致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感长期缺失。
“香港的历史教育从课程设置到内容都存在问题,比如教材中过度偏向本土作家,对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知之甚少。”邱逸举例称,很多香港学生对《红楼梦》和鲁迅的作品感到陌生,甚至透过日本游戏了解“三国”。
邱逸认为,数字化文化产品对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效果显著。他提到,《长安三万里》等内地文化作品在香港掀起热潮,让年轻人主动探索唐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此外,像“数字长城”等虚拟现实体验也在香港学生中大受欢迎。
“许多香港学生看得懂简体字,也能听懂普通话,甚至在文化认知上已经走在老师前面。”邱逸透露,一些香港学生通过内地游戏了解古琴和书法,甚至会用普通话小程序学习语言。
邱逸还指出,内地在对港政策中需摆脱迎合心态。“有些香港人觉得内地要讨好他们,这是惯出来的。实际上,只要我们自身足够优秀,自然会吸引他人。”他以港人节假日“北上深圳”热潮为例,“如果有一天,香港年轻人自愿去内地消费、打卡,而不是因受邀而去,那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