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跨性别人士遭强制电击“治疗” 起诉医院获赔6万成全国首例
河北28岁跨性别人士“灵儿”(化名)两年前被人送往医院,试图改变其性别认同,院方更在未经其同意下对她施以电击“治疗”,令其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事后,她起诉该医院,上月终于获医院赔偿6万元人民币。事件也是内地首次有跨性别人士成功就医院电击“治疗”提出法律挑战。
据了解,灵儿出生时为男性,但其性别认同是女性。陆媒引述灵儿指,她从小就喜欢跟女生玩,不受男生待见,读大学后了解更多信息,确认自己属于跨性别。这些年,她一直想存钱做变性手术,也曾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
她2021年向父母坦白跨性别身份,但受到强烈反对,更在2022年7月被送进秦皇岛市第五医院,诊断为“焦虑障碍和自我不和谐的性取向”。灵儿表示,一开始,她只觉得配合一下就好,总比一直吵架好,讵料住院时自己被用绳子绑在病床上,受多名医护控制并进行电击。
住院97天期间,她经历了7次的电击“治疗”,导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每次接受治疗,我都会晕倒……我不同意,但我别无选择。(医院)试图‘纠正我’,让我符合社会期望”。她又指其心脏因电击而出现问题,需要药物治疗。
尽管她曾多次要求停止治疗,但均被拒绝,直到2022年10月底才因治疗费用等原因停止治疗出院。
根据法律,除非某人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否则不得强制其接受精神病治疗。灵儿遂起诉该医院侵害其个人权利。
今年8月,该案在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民法院一审线上开庭审理,医院方在庭审中认为,灵儿本身存在认知障碍,治疗经过其监护人同意,电击疗法符合规定,医院不存在过错。涉事医生在接受陆媒采访时更曾质问,“(如果灵儿的)爸爸妈妈因为这个自杀了,(灵儿)影不影响社会治安?”
据英国《卫报》报道,河北省昌黎县人民法院在上月31日主持调解后,灵儿终于获得医院支付6万元赔偿金,成为内地首人。她表示,在中国,跨性别人士的处境并不算乐观,群体缺乏保护,希望今次案件可以帮助其他LGBTQ+社群解决医疗纠纷,维护自己的权利。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跨性别已经“去病化”,多数精神科医生已不再将之视为精神病。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6月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除了将“性别认同障碍”更名为“性别不一致”外,更将之从精神病章节中移除,改为列在“性健康”的章节之内。
世卫表明,目前证据已清晰显示“性别不一致”并非精神病,若继续将之列在精神障碍章节内,将造成污名化。而ICD-11已经在2022年起正式生效。
香港方面,公共医疗系统亦开始以“性别不安”取代以往的“性别认同障碍”。威尔斯亲王医院的“性别认同障碍诊所”,近年改名为“性别认同诊所”, 便为跨性别人士去精神病化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