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获欧洲航空安全局积极反馈有望“入欧” 明年认证可期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国产客机C919的国际适航认证进展顺利,有望于明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进入欧陆市场。有媒体报道称,EASA代表团上月在上海对C919进行实地检查后,给予了“积极反馈”,这让C919在欧洲获准运营的前景愈加明朗。
报道指称,EASA的此次访问标志著欧盟监管机构对中国商飞C919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民航业内人士将此访问视为“突破”,认为这是中国飞机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一步。
C919自2019年首次申请EASA认证以来,这一进程随著飞机于去年5月完成商业首飞并开通国内航线后逐步加快。据知情人士透露,EASA技术人员在访问期间的重点之一是操作并评估C919的D级飞行模拟机,该模拟机采用了真实驾驶舱设备,能够准确模拟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此外,EASA代表还亲自登上了一架C919飞机,对驾驶舱和客舱进行了详细检查,并与民航局(CAAC)代表就飞机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检查是EASA四轮认证程序中的第三阶段——合规性演示的一部分,这是认证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据了解,虽然在上月的评估尚未进行试飞,但预计试飞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年初进行。双方监管机构在过去一年内的多次互动,包括中欧航空安全年会、双方官员互访等,也进一步促进了认证进程。
EASA的认证对于C919进入欧洲市场至关重要。根据2019年签订的《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定》,C919若未获得EASA认证,将无法在欧洲飞行。虽然认证过程耗时漫长,但随著各方努力不断推进,C919在欧洲的商业运营前景正变得愈加明朗。
作为中国首款按照国际标准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客机,C919被认为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有力竞争对手。随著国内市场的逐步扩展和全球市场的开拓,中国商飞正积极推进C919的国际化进程。
今年以来,中国商飞已经将C919的推介目光转向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在新加坡航展上,C919的真机展示引发了业内高度关注,并在随后的两周内在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尼进行了演示飞行,展示了飞机在东南亚市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尽管挑战重重,中国商飞对C919的国际化前景充满信心。随著EASA认证的推进以及多方市场开拓的持续努力,C919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航空市场的重要一员,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地位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