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张雨霏摘铜落泪 内地热议:频繁兴奋剂检测或影响发挥
7月29日凌晨,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国泳手张雨霏游出56.21秒,不敌两名美国选手摘铜。另一位中国男子游泳名将覃海洋在100米蛙泳比赛中,在后半程跌出前三仅获第七。
2位主力成绩均不如预期,内地民众在为张雨霏和覃海洋遗憾的同时,亦开始质疑国际兴奋剂检测组织(ITA)对中国运动员进行的“骚扰式”检测,影响他们休息和赛场发挥。
26岁的中国泳手张雨霏在巴黎奥运女子100米蝶泳中,以56.21秒完成赛事,摘下铜牌,而美国的哈丝嘉(Torri Huske)与禾舒(Gretchen Walsh)则包办金﹑银牌。
张雨霏拿下铜牌后,内不少网民在祝福她的同时,亦质疑中国游泳队在抵达巴黎后遭到反反复复的反兴奋剂检查,而这些检查有时甚至在凌晨,影响运动员的发挥和日常生活。
10天31名游泳运动员被测近200次 2023年平均每人检测21次
据中国游泳队营养师于良在其微博帐号中介绍,中国游泳队抵达巴黎10天期间,全队31名运动员被国际兴奋剂检测组织(ITA)查了近200次。而且检查时间在早晨6点、中午午休及晚上9点左右。
于良还在微博文章中附上了中外游泳运动员2023年兴奋剂检查次数比对表格,显示张雨霏2023年共检查43次,而与张雨霏同场竞技的美国选手禾舒(Gretchen Walsh)检测次数为0。
世界泳联7月23日发布新闻公报也特别提到,巴黎奥运会赛前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全面、最严格的兴奋剂检测工作,中国游泳运动员人均接受的检测次数最多。
中国游泳队的31名巴黎奥运参赛选手中,每人至少接受了世界泳联10次兴奋剂检测,人均被检测次数达到13次;加上其他反兴奋剂组织的检测,中国游泳队今年以来平均每人被检测21次。同期美国游泳选手的人均检测次数为6次,澳大利亚队则为人均4次。
跳水皇后高敏:1日7次兴奋剂检测干扰中国游泳队
除张雨霏外,中国男子100米蛙泳名将覃海洋亦未能在巴黎赛场游出理想成绩。7月29日凌晨,在100米蛙泳决赛中,前半程游出27秒03排名第一,但后半程形势急转直下,以59秒50获第七名。赛后,覃海洋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自己后半程非常乱,“比赛时思想没有调整好”。
中国跳水皇后高敏事后在社交媒体发文分析,2位名将未获理想成绩是因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出现问题,“我个人认为一天七次的兴奋剂检测成功干扰了我们中国游泳队。”她表示,希望中国游泳队能尽快调整心态和身体状态。
中国自由泳名将费立纬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后也表示,“中国游泳队一直秉承干净金牌和道德金牌的原则,每一次进步都是教练指导我们科学训练和运动员克服困难的结果。我们更专注于做好自己。”
网民评论:
没有人能在西方奥运那一套里面玩规则玩过西方人
应该公平对待,也请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的游泳运动员进行同样频次的检测。
为啥不给美国队员做这么多次?
重点不是该不该检测,重点是为什么只对中国检测那么多!
频繁检测兴奋剂肯定会影响运动员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