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双「世二」:在轨卫星达900颗、北斗应用日均使用6000亿次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超过900颗,位居世界第2位,提供的卫星服务遍及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其中北斗导航卫星日均使用次数达6000余亿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全球4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
陆媒《快科技》16日报道,中国卫星的数量在全球高居第2位,在抗洪救灾的各个阶段,卫星图像信息都为救灾指挥决策和灾害救助提供了重要支持,天对地的光学遥感图像直观、完整地展现了灾区的全貌,提供了空中大幅度的影像数据,以及水流流速、流态、水位等信息。
报道列举晚近一轮湖南洞庭湖强降雨灾情,指湖南省平江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汛情,全县1400多个基站通信中断。当地即是调派卫星通信无人机,结合中星26号卫星链路接入通信网络,为9个乡镇、社区的12万余人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目前基于卫星通信、遥感、导航定位等空间基础设施,已然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体系;同时,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也正在普及,华为等多家厂商都已开通,覆盖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设计用户容量可以达到50万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报道指出,受惠空间基础设施与应用日渐完善,现如今内地多个导航地图供应商都已经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日均使用量超过了6000亿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定位系统与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以及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同列全球4大卫星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