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招 分辨肩䄂撕裂抑或五十肩 物理治疗或手术 告别膊头痛
五十肩(肩周炎)深入民心,令不少中年人或长者遇上肩膀疼痛,就当作寻常肩痛或者五十肩,默默等待痛楚消退。然而部分病人其实是肌腱退化,引发肩膀旋转肌腱撕裂(肩䄂撕裂),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或需置换人工肩关节。因此若膊头久痛不愈,宜及早求诊找出病因,医生检查时凭着病人一个动作,已可初步分辨旋转肌腱撕裂还是五十肩。
肩关节能够稳定平衡,有赖肩膀的旋转肌腱。原来旋转肌腱由四条筋连接四块肌肉而成,像衣袖般包着肩关节,因此肩膀旋转肌腱又称“肩袖”或“肩旋转䄂”。旋转肌腱让肩关节得以多方向旋转、伸展和弯曲等。
旋转肌腱 退化常见
当创伤或身体退化时,引发肩膀旋转肌腱撕裂(Rotator Cuff Tears),亦即连接着肩关节肌肉和骨骼的其中一条,甚至多条筋部裂开。其实旋转肌腱撕裂是常见的退化疾病,因着肩关节活动频繁,长期使用肌腱就会令其劳损和退化,引致撕裂和痛楚。文献指出60至70岁者,有三成机会患上旋转肌腱撕裂,70岁以上更增至六成。临床所见,退化亦比创伤个案为多。
有部分病例则因为肩峰下缘比一般人尖削,长期刮碰肌腱而逐渐撕裂。至于源自创伤的个案,不乏因为运动、搬擡行李等重物等引发急性损伤,这类患者普遍比退化性的个案年轻。
发病时,肩膀痛楚且难以发力,同时肩关节活动幅度受限,穿衣服等日常生活也有困难,甚至痛至无法入睡,却有不少患者误以为五十肩发作。
肩膀乏力 穿衣困难
六十多岁的杨先生(化名),热爱水上活动。他曾经患上五十肩并已好转,近日却肩痛再现,肩膀亦无力,以为是五十肩复发而求诊。医生经过问诊、检查及透过碰力共振(MRI)检视肩关节后,发现真凶是肩膀旋转肌腱撕裂,连接肩膀棘上肌的整条肌腱断开了,有幸及时发现,未至于严重萎缩。
公众若然肩痛逾四星期未愈,已不是一般炎症,宜向医生求诊。医生向病人了解病史外,透过病人举起手臂的形态,可初步分辨痛症来自五十肩还是旋转肌腱撕裂。
举手形态 一个动作助断症
如果由五十肩引起,病人举起手臂的幅度有限,即使获得协助也难以擡高,而且感到关节内的组织出现黏连。不过,旅转肌腱撕裂的病人却有可能在协助下擡高手臂,只是垂下手臂时,会突然发软和乏力。跟另一边肩膀比较,肌力亦较逊色。除了临床检查,借助磁力共振和超声波,有助评估肌腱软组织的形态,以及关节是否出现炎症。
确诊后,若肌腱处于半撕裂状态,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案,包括处方消炎止痛药,及透过物理治疗训练未受损的肌腱和肌肉,去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能力。因为肌腱的血液供应量有限,不够“血气”而愈合需时,有可能出现疤痕增生,未必能够悉数复原受损前的柔韧度和灵活度。
至于整条肌腱断裂,医生会按患者年龄,以及对肩膊活动能力的要求,去评估合适旳治疗方案,其中一个选项为关节镜微创手术。手术期间,医生在患者伤肩打开数个约一厘米的伤口,辅以内窥镜等仪器,协助接驳及修补肌腱。术后病人需佩戴外展手托四至六个星期,让伤口逐渐愈合。然后透过物理治疗,恢复肩关节的力量。
锻炼三角肌 保护关节
上文提及的杨先生,他希望继续享受水上运动,遂接受手术治疗。康复后约三个月,加上物理治疗,他的肩关节活动能力已恢复七至八成。
如果旋转肌腱断开而不加理会,延医过久,有可能令整体肩膀肌腱失去平衡,手臂骨向上移之余,肩关节亦随之严重退化,表面软骨磨损。此时已无法进行手术修补,或需置换肩膀关节,以作补救。
虽然旋转肌腱会老化,然而勤加训练肩膀的三角肌,增强肌力,有助减低旋转肌腱所承受的压力,保护肩关节。
治疗肩旋转肌腱撕裂有多种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问,应向其主诊医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