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心理健康易失衡 心理学家教调整心态减冲突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持续近三年,很多人内心不安却无从说起,亦无从著手处理。不少人对心理健康认识不深,认为有情绪病或精神病才需要寻求协助。事实上,与预防疾病一样,我们都要保持心理在健康状态。临床心理学家张传义博士讲解在疫情下,大众如何可改善心理健康,从而令人际关系更稳妥,而专业支援从中又如何发挥作用。

心理健康不一定与抑郁、焦虑等情绪病以至思觉失调等精神病有关。“平日过得是否愉快”、“情绪是否稳定”也是心理健康的范畴。(图片:freepik)

疫情严峻 生活多转变令人无所适从

张博士指疫情对工作、学习和家庭三个范畴的影响更为显著,亦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工作方面包括裁员、被逼转行、收入不稳、工作模式多番转变等,“在学习方面,面对学习模式的不断转换,学生变得无所适从;加上长期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见面,没有课外活动及户外活动的空间,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间,夫妻和亲子关系在疫情下都遭受重创,“长期在家,变相增加冲突机会。”另一方面,情侣长期无法相见,关系面临重大挑战。

学习模式不断转换令学生无所适从,加上长期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见面,没有课外活动及户外活动的空间,这些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图片:iStock)

不良心态令心理问题累积 “收收埋埋”行为最高危

很多人在面对以上问题时都不懂得采取正确的心态和沟通方式,而形成心理问题。张博士指有两种心态十分常见,第一类是自责:“这类人凡事倾向自责,例如被裁员时会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所致。”第二类是自我价值低,“遇到挫折时经常会想:‘全世界都惨,我的苦况根本不值一提’,继而不正视情绪困扰。”

情绪大起大落固然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张博士强调“收收埋埋”的人才最高危。(图片:goody25)

张博士指将情绪“收收埋埋”最危险,“他们倾向忽视自己的情绪,亦不懂得向外求助,容易忽略心理健康。”他形容心理问题犹如计时炸弹,一旦到达极限便会爆炸,因此一旦出现不良心态时必须要面对。

调节心态建立同理心 体谅是改变的第一步

想改善心理健康,可以“调节心态”。第一步是学习体谅,包括体谅自己和身边人。“疫情令大家都面临相似的问题,要体谅自己和身边人已尽力面对困难。”第二步是寻求协助。张博士表示诉说心声反而能让大家都受益。“要明白有些事情并非单靠一人之力能够改变,而且不要担心向朋友倾诉、想朋友陪伴这些行为很奇怪。事实上,你身边的人也需要与你沟通。疫症令人与人的‘物理社交距离’变大,因此更加应该把握机会增进与朋友的相处和交流。”疫情减少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容易令人产生孤独感和不快,因此多与朋友通话有助互相度过难关。

批评属“非建设性沟通” 易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很多人遇到问题时会以“你做得不够好”、“你达不到要求”等“非建设性沟通”作开场白。张博士认为这些说话没有建设性及讯息内容空泛,无法真正让人了解问题所在,“听到批评时一般会倾向关上耳朵,变相影响讯息传递。”因此批评通常无法令问题得以解决,当问题再现时,便形成恶性循环。

而内在的负面情绪也会增加非建设性沟通出现的频率,“疫情令人不快,容易以批评方式沟通,进而令对方产生负面情绪,双方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最终影响关系。事实上关系破裂并非由一两件事而起,而是不断累积所致。”

批评属“非建设性沟通”,因为批评所传达出来的讯息内容空泛,无法真正让被批评者了解问题所在。(资料图片)

避免冲突或形成“冷暴力” 尽快处理问题可避免负面情绪累积

有人说一旦出现争执,应立即离开现场,以免影响关系;亦有说法教人学习放下。但张博士认为两种做法都较为消极:“避免一时冲突,反而令双方互不理睬,开始冷战,而冷暴力是非建设性沟通的一种,虽然不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却令关系陷入恶性循环。”根据他的临床经验,这个情况在家庭关系和夫妻之间十分常见。

冷暴力是非建设性沟通的一种,虽然不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却令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图片:istock)

至于学习放下矛盾,张博士则指这种做法与掩耳盗铃无异。“以为自己已放下,但其实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情况犹如将垃圾扫到暗角,不处理最终只会发臭。”他提醒大众不应让负面情绪累积,遇到问题最好尽快处理。即使处理过程缓慢,总比不予处理为好。

同时张博士建议以“建设性沟通”取代“非建设性沟通”,例如将批评转化为关怀、引导和提醒等建设性沟通,让对方打开心扉,令讯息成功传递,有助解决问题。例如在家人发脾气时,你不用跟著他一起愤怒,反而应该尝试关心他们的情绪。即使问题未能即时解决,但最重要是没有破坏人际关系。“建设性沟通尤其适用于改善亲子关系,可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指责而是出于关怀。”

将批评转化为关怀、引导、提醒等建设性沟通。透过关怀,可让对方打开心扉,用心聆听,令讯息成功传递,有助解决问题。(图片:Shutterstock)

心理治疗适合任何人士 及早调节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不限于有精神疾病的人,只要感到困扰或心情低落,就可以寻求心理支援,及早介入,“在西方社会定期见心理医生的做法十分普遍,正如定期找牙医洗牙有助维持牙齿健康,定期见心理医生则有助维持心理健康。”。对于不确定自己是否有情绪问题而需要心理治疗的人,张博士建议可以留意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现是否有被影响。“例如平日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工作时对著电脑会突然想大哭,还有持续失眠、半夜惊醒等情况。”

持续失眠、半夜惊醒等情况都是有情绪问题的症状。(图片:istock)

除了情绪低落,张博士指焦虑症状也不能忽略。经常为种种事情感到忧虑,或过分沉醉于各种有机会发生的坏事,都是焦虑的反应。“很多人会将自己的忧虑和负面情绪隐藏及累积,一旦社会爆发严重问题和改变,例如疫情,隐藏的担忧就会突然放大,变成更严重的情绪病。”如果焦虑演变成抑郁,将更难处理。

心理治疗的作用是及早介入,在心理问题还未形成或形成初期时及早处理。治疗服务内容包括由心理学家为有需要的人进行心理调整、复修以至重建。除了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也别忘记身边的人,当留意到家人、朋友有情绪问题,也可以主动关心,并提议对方尝试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援。

心理治疗的作用是作出早期介入(well-being intervention),在心理状态出现问题的初期及早处理。(图片:unlazy-mind)

常棣医务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70号卡佛大厦2201室
电话:2147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