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出世已注定?5因素影响身高发展 增高需把握“黄金长高期”
在疫情下,小朋友除了失去实体的体育课外,同时亦大幅减少了很多户外活动,令身高成为父母关注的议题之一。事实上,身高除了和遗传相关,亦受一系列后天因素影响。作为父母,如何知道子女的身高是否达标?在“黄金长高期”完结前,又有甚么方法促进子女长高?匡信中医的方瑞文医师,将讲述影响身高的五项因素,以及“转骨增高”如何发挥额外增高作用。
遗传身高值受父母影响 计算方法男女有别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先天身高都有一定范围,而这个范围的数值受遗传影响,是根据父母的身高而计算出来。计算单位为厘米(cm),女孩子和男孩子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女孩子的先天身高值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 ÷ 2
男孩子的先天身高值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 ÷ 2
得出的数值再加减 8.5 cm,就是遗传身高的范围值。
例如,小女孩A的父亲身高是175cm,母亲身高是158cm,算式就是 (175 + 158 - 13) ÷ 2,结果是160 (+/- 8.5),即小女孩A的先天身高范围值是151.5至168.5cm。
黄金长高期每年可长高9至10cm 五项因素影响身高发展
在“黄金长高期”期间,小朋友的长高速度可达每年9至10cm。而女孩子发育较早,黄金长高期是10至13岁;男孩子则是12至15岁。过了黄金长高期,身高基本上有了定论。如果能够在黄金长高期争取最大的成长速度,小朋友的身高可达到遗传身高范围值的最高数值,甚至有机会突破。
除了遗传因素,还有五项因素影响著身高。首先,先天的遗传病、疾病和基础病(例如皮肤、肠胃消化、呼吸道疾病等)牵涉体质,因而影响身高发展;后天方面则主要受其余四项因素影响,即睡眠、饮食、运动以及精神情志。
父母可参考 BMI 指数和“骨龄”
父母可透过两项指标来评估子女的健康和身高发展情况。第一项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这项指数有助反映孩子是否过瘦或过胖。父母可根据子女的年龄和 BMI 指数,评估子女的体格是否标准。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正值发育期,体重和身高随年龄的变化较大,因此 BMI 指数的变化或会较大,父母可定期计算。
第二项指标是“骨龄”。骨龄即骨骼目前的年龄,可反映发育情况和预测未来身高。骨龄或与实际年龄不同,但相差数值一般在1岁以内。检测方法是透过X光拍摄左手掌和手腕,骨龄小于实际年龄相对于骨龄大于实年龄长高的潜力较大。
睡眠促进分泌生长激素 避免高糖份食物
睡眠除了影响脑部发展外,也会影响身高发展,而个中关键就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旺盛时间大约是在晚上10点至隔日的清晨3点;而当人体进入深度睡眠后,生长激素分泌更加旺盛。
所以,如果小朋友每天晚上10时入睡,睡足8个小时,而且期间有足够的深度睡眠,便可让生长激素有充足时间分泌,自然能够长得更高。因此,父母应协助子女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日间增加子女的户外活动也有助晚间更易入睡。
饮食方面,均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都对长高有莫大帮助。 另外,父母应避免让孩子过量进食高糖份食物,因为高糖份食物会令血糖水平升高,抑制生长荷尔蒙的分泌,窒碍长高。
运动可刺激“生长板”细胞 心理压力可影响长高
运动除了能够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亦因肌肉反复收缩,对骨头施加压力而刺激到俗称“生长板”细胞的生长。生长板会受刺激而增生软骨组织,再经钙化后形成硬骨,从而增加身高。然而,生长板会于青春期后闭合,任何外来刺激都难以再使它重新生长,因此父母应在子女踏入青春期前,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此外,选择具弹跳性、伸展性和带氧的运动,如篮球、跳绳、游泳等也有助加强长高效果。
最后,很多父母都会忽略精神情志对子女身高发展的影响。所谓“心理影响生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能够更健康成长。因此,父母平日不应对子女过份辱骂、训斥、歧视或威吓等,更切忌拿子女的身高与别人比较。这些行为都会为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导致生长迟缓,阻碍身高发展。
疫情等多种外在因素影响子女发展 “转骨增高”把握黄金长高期
香港的小朋友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外间又充斥各种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加上近年疫情以至气候变化,种种问题都为小朋友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令香港家长遭遇前所未见的挑战,单靠以上五项因素,成效实在有限。家长可透过“转骨增高”的方法,进一步让子女善用黄金长高期这个“一去不复返”的长高机会。
转骨增高是透过转变骨质,增加骨头长度,达至增高效果。转骨增高方案须根据小朋友的体质、健康等状况制定,过程包括“测验骨龄”,排除性早熟或迟熟的可能性;“治疗基础病”,从而提升整体健康;“进行睡眠、饮食、运动建议和督促”;最后是“了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困难地方”。详情可以联络匡信中医。
匡信中医 专病顾问医师方端文
匡信中医 专病顾问医师黄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