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治疗新方案 口服JAK抑制剂 六成病人改善达75%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有研究指出,每五个香港人就有一个患有不同程度的湿疹。治疗湿疹常用的药物之一是类固醇,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指出,类固醇若适当使用的话,对大部份湿疹有纾缓作用,但亦有不少人担心它会产生副作用。

陈医生表示,“类固醇有外涂或口服两大类,视乎湿疹的严重程度选择使用,有机会改善湿疹,但两者亦各有副作用,例如外用类固醇若长期使用或涂得太多、太厚,有机会引致皮肤变薄和萎缩。若湿疹在眼睛附近的皮肤,长期外涂类固醇更有机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等风险,所以一般只建议短时间使用。”

口服JAK抑制剂 六成病人改善达75%

至于口服类固醇的副作用,包括长期服食会导致白内障、骨枯、中央肥胖、骨质疏松甚至影响肝、肾等。所以陈医生提醒,类固醇必须依循医生指示使用,不可过量也不可超逾使用日期。而另一方面,现在类固醇也不是治疗湿疹的唯一出路,其中一种新一代的药物是“口服JAK抑制剂”。

陈医生表示,“JAK是白细胞里的一种发炎讯号,近年知道它与湿疹的皮肤发炎有莫大关系。而口服JAK抑制剂可以透过中断JAK的讯号,令发炎讯息和发炎情况大幅减轻,有效改善湿疹的病情。”

口服JAK抑制剂只需每天服食一次,暂时针对十二岁或以上、中度至严重的湿疹患者。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大约六成中度至严重湿疹患者使用口服JAK抑制剂后,可改善病情达七成半。它没有类固醇的副作用,但陈医生提醒,在服药期间必须由医生监察,以达至最安全的效果。

此外,治疗湿疹还有其他不同方法,包括俗称“照灯”的UVA或UVB紫外光治疗、外用免疫抑制剂、口服免疫抑制剂、不含类固醇的外用PDE4抑制剂、注射式生物制剂等。

改善湿疹要从生活细节做起!

而病人更需要做好生活细节,包括经常使用润肤产品以保持患处皮肤滋润,减少过敏反应,同时要远离致敏原,例如家居要经常保持清洁,避免接触尘螨和霉菌等。若致敏原中包括某些食物,也应遵从医生指示戒口,而不是什么都不吃弄致营养不良。

“病人有需要的话也可进行皮肤致敏原测试,找出自己的致敏原并且避开。根据临床经验,大部份患者只要避开致敏原,再做好皮肤保湿,甚至未必需要药物也可控制湿疹的。”陈医生“打气”表示。

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