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书墙、梵高星空、太空电梯 盘点内有乾坤的广东图书馆

撰文: 当代中国
出版:更新:

踏入图书馆,你看到的是一排排的书架,不过,广东有不少图书馆的内观设计都令人眼前一亮,甚至蔚为奇观。
这些图书馆的独特设计,或与山水景观呼应,或有名家书作加持,或体现高科技,甚至塑造星空下的阅读空间,令新一代的图书馆成为亮点众多的文化地标。

珠海香洲区图书馆 巨型书墙x山水景观入室

2025年1月启用的珠海香山文化艺术中心,坐落在香山湖公园旁边,而位于艺术中心内的香洲区图书馆,室内设计有多个亮点,都给人带来惊喜。

香洲区图书馆的设计亮点之一,是本文主图的四层高、放满了书籍的巨型书柜,看起来十分震撼眼球。

香洲区图书馆坐落在香山湖畔,读者静心阅读之余,只需擡头,便能将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在文字与大自然的交融中,感受大自然的平和与宁静,是让心灵稍作歇息的理想地方。(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位于珠海香山文化艺术中心的香洲区图书馆,其建筑外观巧妙地融合岭南风格与现代设计美学。外墙采用玻璃帷幕墙与石材结合的方式,不仅保留传统建筑的厚重质感,也注入现代建筑的轻盈和通透之美。(珠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当代中国授权)
(当代中国制图)

另一设计重点是,图书馆的建筑与室外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营造宁静优雅的阅读氛围。设计团队运用“借景”手法,将香山湖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图书馆旁边的大型落地玻璃窗,不但将自然光线引入馆内,营造明亮的阅读环境,更将湖光山色框成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为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读者亦可凭窗远望,欣赏外面的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色,在阅读学习之余,也让眼睛和心灵来个小休。

广州灯塔图书馆 梵高星空陪读

广州南沙海边的灯塔图书馆,别致的石屋外型固然独特,但仍不及馆内布置的抢眼。

广州灯塔图书馆的直藏书区,在15米高的五层塔楼内,从下而上陈列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等书籍,而沿着天梯步至顶层,擡头就看到梵高名作《星空》。(南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当代中国授权)
位于南沙的广州首座灯塔图书馆,特色的建筑设计使它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之一。(南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当代中国授权)
(当代中国制图)

图书馆仅367平方米,左侧的垂直藏书区以立体空间设计,沿着铁质黑色旋转楼梯盘旋而上,从一楼上延至顶楼,每一层的墙壁和天花板,分别以手绘方式展示近代的口岸贸易场景,包括澳门港口、虎门风光、黄埔港商船往来、十三行商船停靠等,细说昔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盛况。

更令人惊喜的是,当你走到顶层,擡头可见塔顶天花板上梵高名作《The Starry Night》(星空)的手绘图和彩色玻璃窗,让室内图书馆骤变闪闪星夜。

深圳图书馆北馆 立体书库匿藏科幻太空电梯

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的深圳图书馆北馆,外墙以菱形线条排列组成,远看犹如书页堆砌的书海,甚有动感;透过阳光的折射,具有层次的几何线条阴影,让图书馆变得更加立体。

馆内的设计最大亮点,不得不提人称“魔法藏书阁”的智能立体书库。

深圳图书馆北馆18米高的智能立体书库,充满科幻感。每当有读者下达借阅订单时,机械臂会穿梭钢制书架取书,一般来说,在馆内预借,最快10分钟便能将指定书籍从书海送到读者手上。(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当代中国授权)
深圳图书馆北馆的整体设计采用简约风格,利用白色的菱格元素贯穿整座建筑。自2023年底开幕后,现已成为深圳文化地标之一。(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当代中国制图)

位于图书馆地下共三层的智能立体书库,可容纳实体书本超过400万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下立体书库。

18米高的立体书库,钢制书架上陈列着7万多个装满书籍的蓝色箱子。当有读者下达借阅订单时,机械臂便会穿梭钢架之间取书,画面就如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太空电梯”,科技感十足。

深圳图书馆北馆长期举辧“书海探底──智慧书库参观体验活动”,每周2场,每场限10人。有兴趣者可以关注“深圳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广州御溪书斋 感受繁星下阅读

有否想过在“星空图书馆”内阅读?说的是广州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店的御溪书斋。这家公共图书馆坐落在海珠区珠江河畔,其取名源于海珠的“瑶溪24景”典故,为了纪念海珠文化,因而命名“御溪书斋”。

御溪书斋利用现代艺术设计融合中国风,室内呈现的漫天繁星场景,更深受年轻人欢迎。(珠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当代中国授权)
御溪书斋是一间国潮风新式图书馆,以“做中国年轻人的藏书阁”为设计理念。(珠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当代中国授权)
(当代中国制图)

御溪书斋是国潮风新式图书馆,设计以“做中国年轻人的藏书阁”为理念。

馆内在空间设计融合多种中国元素,以造型装置艺术展现广府“云山珠水”的地理文化特色,又有泼墨山水加上室内呈现的漫天星河,既营造中国独有美学和韵味,又呈现年轻人喜爱的浪漫银河星空,因而很快已成为打卡热点。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阅读:不似图书馆的广东图书馆|湾区自由行建筑篇